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6章:道法自然(2/3)

作者:青絲引馬字數:9654更新時間:2018-12-26 14:04:25

    無論是哪一位文人墨客,落筆時都是帶著一份生生的疼,無論是在觥籌交錯間,還是在幽幽獨處時,那一圈鄉愁的漣漪都已然潛滋蔓長著,活色生香了一份愛的期盼。母親的嘮叨裏,滿滿是愛的情愫,父親的沉默不語中,卻盡承載著無聲的摯愛。那農人的煙袋,牛娃的牧笛,母親在村口遙相守望的身影,總是在無聲靜默間,老了容顏,厚了思念。

    倦鳥終歸巢,落葉終歸根。那遠方的遊子啊,快乘上銀白色的火車歸來吧。縱然山重水複,縱然煙嫋霧茫,隻是那一份眷鄉戀親的情愫,越耳畔而來,卻亦是不關寒暑,不關悲喜,都隻在山水清和間,嫣然如畫,婉轉成歌。遊子們,快踏上故土的歸程吧,淡淡聽風語,靜靜寫鄉愁,用那一闋旖旎的思念,填寫下最美的篇章。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走過山山水水,年年歲歲,無論遊子們尋鄉的跫音落在何處,那眉上心頭索繞的鄉愁絲毫不減。每當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或是柳岸荷塘,遠山翠黛,遊子們心上的那根明線,依然牽引著絲絲縷縷故鄉的情愫,搖曳四季的萬般牽念,婉轉聲聲的依稀呼喚。

    歲月是一幀水墨丹青,隨著不聞人事的年月漸深,愈加有了濃濃的鄉味,曆久彌新。這世間縱有千燈萬盞,卻不及故鄉的油燈一盞,因為在遊子們的心中,那一份鄉土的注視和等待,總能在寒涼的深夜裏拂來一絲溫潤與慰藉。當故鄉的愛如舟楫劃過異鄉的暗夜與黎明,遊子們的心中總會充盈著絲絲縷縷的眷戀,暖了心,暖了情。

    或許,在遊子們心中,故鄉就是一份漁舟晚唱的溫柔,是一指流年嫣然生香的明媚,是烏篷船搖曳在江南水鄉裏的如夢似幻,是老茶館上說書人的拍案不絕。隻要遊子們盈一袖晚風的溫柔,牽一縷月華的搖曳,便能守得心中的鄉音迂回,調動幸福的節奏,任心中溫暖次第花開。夢裏夢外,遊子們心中的牽念未曾消停,走南闖北,一路風塵仆仆,家鄉,很遠,也很近。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遊子們總會在合掌開掌之間將故鄉默念成誦,任時光流轉,世事滄桑,那一份故鄉的眷戀之情,永不淡去。

    故鄉,是歲月中最美的畫卷。無論是柴扉前大紅的福字,還是紅泥火爐邊土製美酒,特色年糕,或是那側掛著的喜慶的對聯,火紅的燈籠,以及那嫋嫋的炊煙,柔美的雲霞,都是帶有一種令人倦戀的鄉土味道。因為故鄉,所以風也柔柔,因為故鄉,所以情也暖暖。因為故鄉,所以花開似錦,因為故鄉,所以葉落如詩。

    著名作家雨袂獨舞曾寫下這麽一段話:“遠離了故鄉,遊子才明白,原來,故鄉的雞啼、犬吠、蛙叫、蟬鳴都是歌。遠離了故鄉,遊子才明白,原來,故鄉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皆是情。遠離了故鄉,遊子才明白,原來,母親的嘮叨裏全是溫暖的情愫,父親的沉默裏盡是無聲的摯愛。遠離了故鄉,遊子才明白,原來,不管故鄉是高樓林立,還是一馬平川,故鄉永遠是自己心中最美的原風景。遠離了故鄉,遊子才明白,原來,哪怕全世界把自己拋棄,故鄉依然會以一種等待的姿態盼望自己的歸來。”

    是啊,近鄉情更怯,無語卻已淚闌珊,故鄉的遊子們啊,快回來吧,快回來吧,故鄉裏有和藹的相親,有香醇的菜肴,有熟悉的玩伴,還有一針一線修著愛意的老母親呦。於遊子而言,故鄉,就是一闕填不完的詞,一首唱不完的歌,在潑墨之間嫋嫋生香,暗暗盈動這絲絲情長,在柳風笛中,呼喚著遊子們歸來,歸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