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一章 生死開拓(1/3)

作者:雪山神獒字數:8274更新時間:2018-12-26 19:09:12

    招商會議開的很成功,巴根台給這些崇尚奢華的宋國商人們描繪了一番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舒適生活,並且帶領他們參觀了益都醫院的樣板間。當宋商看到潔白的牆壁,透明的玻璃窗,貼瓷磚,帶抽水馬桶和陶瓷洗臉盆的衛生間,蜂窩煤鐵爐的廚房設備等等全新的居住概念的時候,他們震驚了,原來日子還可以這麽過。

    當然,楊妙真、巴根台不會帶他們參觀益都的生產基地。其實這些東西的生產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但是巴根台不敢小看這個時代的能工巧匠,誰知道這些商人裏頭有沒有能人。技術如果泄露,那麻煩可就大了,他們的物力財力很難和南宋的大商家競爭。為他人做嫁的事情,是誰也不喜歡的。

    最終,楊妙真代表益都方麵和南宋商團達成了巨額的商品交易協議。以玻璃製品、小五金、水泥、瓷磚、抽水馬桶、蜂窩煤鐵爐等產品在南宋地區的經銷權,換來了80萬石糙米,12萬石棉花,8萬匹棉布,和一些生活瓷器、藥材,總交易額達到了300多萬貫文。在這個時代,這是了不得的大生意。

    益都過冬的難題暫時得到了緩解,大量的棉花布匹和糧食在河水封凍之前進入益都,益都的被服廠,棉紡廠和民間的家家戶戶都在趕製冬衣。那些尚未安裝門窗,配套設施和生活用品不齊全的房子也發給百姓過冬。鳳凰山老營發放了大量的綿紙、棉花、布匹、木柴、鐵爐、蜂窩煤等過冬的生活物資,先暫時解決過冬問題,樓區的完善隻能在來年開春以後再想辦法了。

    大家已經做好了艱苦抗寒的準備,對於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來說,這樣的生活條件是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如果沒有益都,第一場大雪降臨的時候,就會有一半人凍餓而死,能熬過這個冬天的人屈指可數。

    這一年的冬天出奇的寒冷,大雪覆蓋了整個山區。所有的工農業生產大部分都已經停頓,但是有一個項目絕不能停,那就是修河工程的最後階段。

    所有的益都人心裏都清楚,他們一定要搶在春耕之前修通運河,否則要耽誤一年的農業啊!宋國的糧食物資不是無限的,根本沒可能再供養這數十萬人一年。他們必須在明年春天播下種子,否則大饑荒將不可避免來到益都,所有的艱辛努力都將化為泡影。

    楊妙真把各行各業所有能動用的青壯都集中起來,送到劈山以東的運河工地上,由巴根台率領搶修運河,總人力已經達到了6萬餘人。

    離開春還有2個多月,要開掘90多公裏的運河,1400萬土石方。以工地上的6萬人力,在平原地帶施工是完全能夠完成的。但是這一年的冬天出奇的寒冷,室外氣溫低於—30℃,地麵凍的像石頭一樣,凍土層深達80cm。在這種條件下施工是極為困難的。

    在河水沒有封凍的季節,從鳳凰山老營運送物資給養的船隻順流而下,在劈山碼頭卸貨,再用人力車裝載運送到工地上,是很方便快捷的。但是河水上凍之後,這條水運線路無法使用了,運輸隊要推著獨輪車在崇山峻嶺中行走60公裏才能到達運河工地。糧食、鹽、工具、燃料、保溫衣物、手套、棉鞋、木材等等各種生活必需品和工程物資越來越運不上。

    巴根台和孫河、帥桐、王七、陳鬆父子兄弟、李術、劉真槐、棘七等技術和管理人員一起奮戰在運河工地上。巴根台按每公裏一個施工路段,分成90餘個施工隊,每隊約700人,分段施工。巴根台在雲門山、西十裏村和楊姑橋修建了3個大型補給基地,依托這3個基地他成立了3個總隊。孫河負責雲門山總隊,陳鬆父子負責西十裏村總隊,巴根台親自負責楊姑橋總隊,每總隊大約2萬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