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一十二章 懲罰(2/5)

作者:李恕恕字數:14236更新時間:2021-06-29 23:32:04

    李複書道:“話雖這麽說,但整肅吏治腐敗、匡正用人風氣之行動才初見成效,薑無諂剛回京都,我擔心若是出手重了,隻怕剛剛壓製住的歪風邪氣又會聞風而動,那麽先前為肅清吏治所做的諸多努力就都白費了。”

    不僅如此,建立在吏治改革基礎上的地方發展改革也將舉步維艱。

    李複書年少失母,青年時又經曆國家內憂外患,差點兒國破家亡,連朔方、幽台這樣的小國都敢肖想南唐泱泱大國,連連戰亂以至於國家到如今都還沒有完全恢複,甚至幽台國到現在還在與南唐打仗,李複書將這一切都歸根於太上皇的軟弱無能。

    所以他從小就立誌將來要做個能幹的好皇帝,長大後更是發願要南唐在他的手上發展壯大,繁榮強盛,成為四海朝拜之上國,任誰也不敢再輕易欺辱挑釁,斷然不容許曾經的悲慘局麵再度重演。

    民富國強須得政通人和,而政通的前提便是吏治清明,否則就算他的願望再宏偉,就算他發布再多的政令教條,也難以實施、實現。

    朱誌行知道若是不解決這些顧慮,李複書恐怕很難下定決心處置薑無諂,他想了想,道:“薑無諂借奉皇命之機在地方官員們麵前作威作福,回了京都還習性不改,竟然連魏相都不放在眼裏了,實在狂妄之極,若是不重重地懲治他,隻怕難以平息官憤,但皇上所慮也不無道理。我看不如這樣,薑無諂手上不是還有許多未完結的案子嗎,皇上可以著人專門徹查這些案子,一旦發現薑無諂所奏屬實,便從嚴從重處理。”

    “皇上處置薑無諂的同時卻對他立案處理過的案子更加重視,以此就可以向所有人表明,即使沒了薑無諂,皇上照樣會繼續推進吏治改革,甚至比薑無諂在的時候力度更大,皇上整頓吏治之決心斷然不會因為一個薑無諂而有半分影響。如此一來,就把薑無諂和改革分開了,他個人不再代表吏治改革的進程,皇上自然就可以想怎麽處置就怎麽處置他了。”

    朱誌行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李複書是因為重視吏治改革才對薑無諂更加寬容,那麽他隻要把薑無諂和改革分開,薑無諂就沒有護身符了,而他的想法恰好也深得李複書之心。

    因為薑無諂忠直敢諫,李複書原本對他極為看重,但經過這近一年來的改革,李複書發現薑無諂太過固執,完全不懂得變通,若長此以往,恐怕許多官員們會因為反對薑無諂的行事作風而反對改革,此時若能把薑無諂和改革分開來,對改革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隻不過李複書仍然有所顧慮:“但這樣做難免有些過河拆橋的意思,我擔心接替薑無諂的人日後不能專心辦差。”

    薑無諂雖然有錯,但其會有此禍事,終究是為了改革。若是他現在把薑無諂和改革撇清關係,雖然並非其本意,但在別人看來難免會認為他是為了保改革放棄薑無諂。

    “為人臣子本就該為君分憂為國就義,若是有人因為害怕受一點點委屈就心存二念,那麽他也就不配立身於這朝堂之上了。”朱誌行義憤填膺。

    李複書歎道:“話雖如此,但現實中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卻不多啊。”

    朱誌行立即挺直身軀,豪氣衝天道:“若皇上不嫌棄,不如就由老臣來給皇上打先鋒。”這先鋒指的就是徹查薑無諂手中未完的案件了。

    “好!”李複書一拍手掌,毫不猶豫地道:“那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

    兩個人一拍即合,便再沒有了後顧之憂,朱誌行懷著巨大的喜悅小心翼翼地問道:“那皇上打算怎麽處置薑無諂?”

    李複書道:“既然皇後一心想讓薑無諂留在京都,那就依了她留薑無諂在大皇子身邊任教吧。薑無諂雖然犯錯,但其才學教一個小兒也足夠了,不過大皇子各學科的老師都已經配置齊全,便隻好委屈他做個助教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