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0章 曼哈頓 二(1/2)

作者:陶良辰字數:4550更新時間:2021-01-31 00:03:40

    吃喝玩樂,一轉眼在紐約待了六天。

    期間。

    微軟股價降至三十一美金,絲毫不影響陳林芝的心情,利潤已經超出心理預期,他不指望短期內還能有多大起色。

    哪怕是軟件公司,這年代也要靠利潤說話,而不是像二十一世紀那樣炒概念忽悠人,動不動就上百倍的市盈率,宛如搏命。

    所以要想讓這批股份更值錢,隻能將希望寄托在接下來的微軟業績表現上,目前軟件公司市盈率普遍處於十倍左右,落在陳林芝眼中顯然是些香饃饃。

    十月初去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參觀,讓他意外的是竟然在眾多顯示器上,看見了一家叫做“Oracle”的公司交易代碼,當前市值三億多美金,在以上市門檻低出名的納斯達克交易所裏,已經屬於規模比較可觀的那一類企業。

    傳統行業的公司上市更喜歡選擇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則適合投資者們淘金,就像中小盤創業板,無論地位還是資金量都低了一大截。

    對於Oracle公司,陳林芝太熟悉了。

    在銀行工作時候,後台服務器上就印著這個單詞,英文意思是“神諭”,也不知道被誰翻譯成“甲骨文”。

    問完工作人員發現這是家數據庫管理服務商,頓時和陳林芝的印象對上號。

    說實話,陳林芝隻知道將來這家公司規模大還值錢,除此之外一無所知,常常使用微軟的Windows操作係統,如果不是專業人員,誰會專門了解一家數據庫服務商的消息。

    這種一知半解,並不妨礙陳林芝意識到,這家公司發展前景比較可觀,於是爽快地將手裏那批大半年前投資的股票全部套現,隨後換了種玩法。

    他分別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開戶。

    跟高盛的人談股票期貨,具體到微軟、甲骨文、沃爾瑪等幾家他看好的公司,談妥後接著又找摩根士丹利的人聊股指期權,將幾家公司打包定製一款“產品”。

    所謂股指期權,是判斷股指的漲跌,隻需要付一定的權利金,到期後才交割,跟陳林芝投資過的外匯期貨類似,都具有花小錢辦大事的妙處,優點在於不占用資金。

    在此之前。

    陳林芝花多少錢,能買價值多少錢的股票,現在卻能通過跟券商代表談判,以相同的資金撬動自持數倍甚至是數十倍規模的股票。

    風險被放大的同時,盈虧也隨之增加。

    因為有微軟的股票兜底,等於用老股票換成新股票,完成一次資產的重新配置,所以陳林芝覺得可以再賭一把,繞過直接買股票的環節,嚐試在場外交易中使用股市衍生產品,來“增加”自己手裏的籌碼。

    個人投資者很少擁有選擇的權力,陳林芝是個身價數千萬美金的富人,所以無論是跟高盛還是摩根士丹利,談判過程都非常順利,隻花半天時間就搞定這件事,專門定製兩款他自己選擇的產品。

    以六百萬美元本金,撬起兩份總價值約為一億兩千萬美金的合同。

    當然了,需要支付手續費以及傭金,感謝美國完善的金融市場政策,讓陳林芝花小錢完成一次大額投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