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後方危機(1/2)

作者:龍竹字數:8216更新時間:2020-08-06 23:36:57

    謠言一傳開,頓時以燕京中心,向周邊的城邑擴散,其中有秦國間諜的蠱惑和造謠,但後來,傳播的主力已經換成了別有用心的燕國貴族,以及被燕滅掉的五國舊貴。

    恰逢燕王不在朝中,群龍無首,朝廷黨派蠢蠢欲動,相互牽扯,有的選擇觀望,有的要趁亂挑事。

    一座五進五出的大宅院內,屬於姬老氏族中的旁支,家主姬長順,在朝廷擔任過九卿的副職,幾年前,在變革時候,因組織老氏族站出來阻止變法,事後被革職了,今晚宅院內聚集了不少族人,都是頑固的守舊派。

    姬長順年紀已高,快到七十歲了,威望非常很大,由於在家中排行老五,被後輩尊稱‘五爺!’‘五祖公’,而且他體內有王室血脈因子,隻不過燕國數百年下來,他已經跟當今王族血緣關係相差很遠了。

    周朝實行的是宗法製,《禮記-大傳》有記載:“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後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嫡長子繼承了祖業之後,其它庶子搬出去另立了家族,然後繁衍生息,成為自己創立的家族之祖,他的嫡長子繼承者就是宗子,而他的其它庶子又成了小宗,一代代按照這種形式傳下去,主脈一直不變,旁支超過了五代,就相互沒有了多大血緣關係。

    華夏封建社會,就是利用這種血緣為紐帶,把一個家族繁衍鋪開,姬長順雖然也有當年第一代燕王的血脈,但是早就稀薄了,但他卻被老氏族一派,推選為族長。

    當然,在古代社會,唯有王權,是不受族法約束的,皇帝不一定就是這一脈的族長,而族長也不一定就是皇帝。

    “五爺,這次燕王要栽了,咱們的時機到來,太子平之子姬複,已經托人來接頭,許諾隻要能逼燕王退位,擁立他姬複為燕王,日後咱們老氏族的人,都將在朝中做大官!”一位身穿藍袍綢緞,頜下留著胡須的中年男子說道。

    一個身穿圓領皂衣的大漢,年約三旬,名叫姬峻,當前任職護城禁衛軍的一位都尉,說道:“五祖公,始終站在咱們族群的姬永康,與太子平,燕王姬職,屬於堂兄弟,同祖父一脈,按理說,他的機會也很大,雖然權力較小,但正好要借助咱們老氏族的力量,便於控製,比其它王族子孫更符合咱們的利益!”

    姬長順猶豫片刻,一時拿不定主意,機會就這麽一次,一旦選擇錯誤,萬劫不複,不得不慎重。

    “這兩人,奪權的機率太小了,我們冒的風險很大,如果不能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又沒有讓天下人信服的資格,弄不好惹火上身,反把我們自己給焚了。”

    十餘人中,有年長者,也有年輕的武將,集聚一堂,都在討論著下一步該如何抉擇。哪一個人容易上位,而且有能力扛住壓力,掌握大局,事後還得兌現諾言,實現他們的政治方麵的利益訴求。

    燕良宇歎道:“最有可能,就是襄安君了,他是當今燕王的弟弟,由他登基,眾望所歸!”

    一位精通謀算之士郭炯道:“就擔心那些朝廷大臣不同意,要知道,不論樂毅、範睢、蘇秦、蘇代等人,幾乎都是燕王一手提拔上來,許多的朝廷臣子,自詡天子門生,對燕王感恩戴德,很難爭取過來,這些人素日裏總瞧不起咱們老燕貴族,爭鋒相對,官場擠兌,早就該收拾他們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