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1章 61、孫市長的批示(1/5)

作者:一言先生字數:22230更新時間:2020-09-29 03:37:45

    校長根據父親的意思,在學校五達標之前,照了一組學校現狀的照片,父親買了一本相冊,把這些照片裝了進去。自從學校暫時通過五達標驗收之後,他和東方太爺、銀棟爺三人並沒有因為學校可以繼續開學上課了而寬慰,反而覺得壓力越來越大。他們三人聚到一塊便圍著相冊發愁、發呆甚至發牢騷。尤其是父親,身感擔子沉重。自從他平生第一次誇下海口,說要為村裏孩子們建一所寬敞明亮的學校之後,可以說是食不甘味、夜不安寢。他跑過了方圓十裏八莊的所有村的學校,他和東方太爺、銀棟爺三人一塊無數次地找支書商量,而支書始終沒有一句承諾話。他們又多次到鎮教辦、鎮政府打探、詢問,得到的幾乎是同一句話:“三級辦學麽,小學村辦,這是國家政策。”

    轉眼半年過去了,父親沒有找到建學校的任何辦法和途徑,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他堅信,一定會找到一個法子。因為他堅信既然是共產黨領導下,是人民政府,那你就不能讓人民的孩子永遠在國民黨政府時建的破房子裏上學!應該有人管這個事。管這個事的不應該是他們這三個老人,他們沒有這個責任,有責任的恰恰是鎮政府、縣政府,因為,人民的稅款、罰款、公糧都是交給你們的,不是交給我們幾個老頭子的,給村裏也才百分之三十,你們拿走了百分之七十,所以,你鎮政府、縣政府就有責任!他躺在床上翻來翻去睡不著,反反複複地想著這些沒頭沒緒的關係。他又想起奶奶當年囑托他的一句話:“世事不變不要回來。”如今世事已大變了,他也回到了家鄉,解放前村公所不管建學校,但有私塾,解放後取消了私塾,仍然沒人建學校。這世事雖然變了,可好多事咋跟沒變一樣呢?他想起了當年在欒川搞土改時的情形,想起建運輸站、建牧場的事。往事一幕一幕,在腦海浮現。想著想著,他又覺得這共產黨的世事和國民黨的世事還是有區別的。

    他又想到“三級辦學,分工負責”這句話。父親一開始就覺得這句話不對,或者不完全對。一個村、一個鎮、乃至一個縣、一個市就像一個有五個兒子的家庭似的,兒子相繼長大各自成家之後,各自獨立門戶,自己養活自己的孩子老婆,這種說法固然無錯,但五個兒子分家產不公平麽!最小的那個不僅分得資源最少,而且他還要向前四個交保護費,結果,最小的那個沒有能力養活老婆孩子時,前四個大哥平時收稅收費收罰款,就跟黑社會大哥收保護費一樣,那麽起勁,現在小弟有難處了,卻不幫一點忙,隻撂下一句話:三級辦學,分工負責。就脫去自己的責任,這像話麽?老百姓的衣、食、住,水、路、電,生、病、老,這些你統統都不管,那你收保護費憑的是什麽?有這樣的隻催老百姓掏錢不管老百姓死活的道理麽?現在,村上沒有能力“負責小學”,就像最小的兒子沒能力養活孩子老婆,你能眼看著孩子們餓死嗎?——眼看著他們失學嗎?這是社會主義大家庭嗎?

    父親反複揣摩“三級辦學”這句話,他終於揣摩出了製定這個政策的本來用意,應當是發揮各組織的積極性,一個層次的學校,以一級政府為主,盡快把學校辦好,是劃分了責任的,並不是劃地為牢、各自辦學,互不關聯的。上一級政府在負責好自己管理的學校後,還應當有責任幫助下一級政府辦好學校。如果一個縣市隻管建高中,一個鎮隻管建初中,而村卻辦不起小學,或小學都難以達標被關門,你初中、高中哪裏還有學生?建在那裏還有什麽用處?

    父親想了許多許多,好像理出點頭緒,但還是沒有想出解決建校資金的辦法。不過,他覺得,西侯村既然是共產黨的天下的一部分,共產黨的政府就有責任、有義務幫助西侯村建起小學。鎮裏說不管,鎮的上麵應該有縣裏,縣裏也不管,就應去找省市。父親不相信沒人管。想到這些,他決定要去縣裏去打探一下。縣現在已經改成市了,父親還是稱作縣。他從他的箱子裏找出了他當年參加省勞模大會的證書和退休證,這是他的身份證明。他把反映學校現狀的照片集中放在一起,裝進他背了幾十年的一個帆布包裏,告別了東方太爺和銀棟爺,隻身出發上縣城去了。

    這是1993年夏天。

    縣城不大,沒咋費事父親便打聽到縣政府的所在地。他先去踩了踩點兒,然後登記了離公共汽車站不太遠的一家旅店。他仍然采用當年去南陽找馬書記的辦法,安頓下之後便直接到縣政府傳達室。把自己的退休證遞了過去。傳達室的工作人員看過父親的退休證,便問道:“老同誌,你找誰?”

    “我想找縣長。”

    一聽父親的話,工作人員馬上吃了一驚,說“你有什麽事,先告訴我,我告訴你去找哪個部門。政府領導有明確分工,政府也有很多部門,先找部門,如果解決不了,再逐級反映。”

    “同誌,我反映的事,一定要找縣長,其他人辦不了。”

    “那你能告訴我什麽事嗎?”

    “是建學校的事。”

    “我還以為是啥子呢?這得先找教育局。”

    “不成,一定要找縣長。”

    “老同誌,不是我不給你聯係,而是這事找不到縣長那,真得找教育局。”

    “同誌,我打聽了,建校的事,教育局管不了,上頭有文件說縣建高中,鄉鎮建初中,村建小學,三級建校,分工負責,找教育局有什麽用呢?”

    “老同誌,”他們一聽笑了,“你既然知道上級的政策,你為什麽還要說建學校的事呢?你要建什麽學校?”

    “建小學校。”

    “這不得了,建小學是村子裏的事,你怎能找到縣長呢?”

    “這你們就不懂了,縣長是全縣人民的縣長,他不能采用劃地為牢的辦法,一劃分責任,就算完了。因為,有的村富,有的村窮,富的可以建起小學,那窮的怎麽辦?孩子們就不上學了?這就是我要找縣長的原因。他不能一明確三級辦學、分工負責就算完了,他要為全縣的人民負責,尤其是要解決貧困村孩子們的上學問題。”

    “你這個老同誌說的也在理,但我們仍然不能給你聯係縣長,按分工,找主管教育的副縣長就成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