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7章 深圳4(1/3)

作者:驚蟄攝花魂字數:7174更新時間:2019-01-08 09:26:38

    【深圳4】

    慢慢地,日子便過得安逸。

    有了網絡之後,晚上的日子終於不那麽難熬了。雖然還是每天都很累,但是至少晚上可以和朋友們訴說一下,也沒有覺得太辛苦。隻是媽媽打電話來說讓她早點回家,本來蘇妮是打算在深圳待兩個月的,但是經曆了一個人的孤單之後她也想多陪陪爸爸媽媽,所以答應了媽媽做一個月就回去。這樣,蘇妮的日子裏又多了一種期盼就是可以早點回家。

    在深圳有半個月了,蘇妮一直都努力工作,盡量不犯錯誤,所以也沒有到什麽逛逛。現在,正好了一天的假期,蘇妮準備去吃點深圳的特色小吃,逛一逛深圳特色景點,也不枉來深圳打工一趟了。深圳是一個聚集各色人才的地方,很多的人說這裏沒有自己的特色小吃,而它所具有的特色便是匯集了各地的小吃。有四川的、藏味的、湘菜、蒙古羊肉、西安菜等等,反正是可謂是應有盡有了。

    蘇妮打算去吃缽仔糕,以前隻聽說過,還沒有吃過。雖然說缽仔糕是廣東小說,但是因為深圳和廣州近,所以說缽仔糕漸漸也成為了深圳的一大特色了。關於缽仔糕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是說傳統的缽仔糕為廣東小吃之一,首創於廣東省台山縣,已有數百年的曆史。清朝鹹豐間(公元1851—1861年)成書的《台山縣誌》載:“缽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遠百裏,泊船就之。其實,當時馳名者隻一家,在華豐迂橋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適設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濁,以缽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故後人采用缽仔來蒸糕之法一直傳下來,成就現在的廣東缽仔糕,以至風靡全國,甚則海內外。

    第二種是說缽仔糕是從香港流行起來的一種小甜點,是台灣和廣東特色傳統小吃,是一種深受年輕人和小朋友喜愛的甜品,做出來的成品糕體晶瑩雪白,表層油潤光潔、細膩嫩滑,質爽軟件而潤滑、味甜洌而清香,吃起來有粘韌性(筋道)而不粘牙,且有多種風味可供選擇,如相思紅豆味、草莓味、水蜜桃味、葡萄幹味、香芋味、玉米味,蘋果、椰絲、菠蘿、等十幾種口味。缽仔糕因巨星劉青雲和袁詠儀主演的《新不了情》而一炮走紅。目前在全國各大城市已經開始流行,吃的人越來越多,賣的人也越來越多。它晶瑩剔透、爽滑可口、彈齒、不沾牙、時尚、口味豐富、造合各種年齡的消費人群。

    還有一種則是說缽仔糕來自古代的農村,當時的人以白米磨漿製成的缽仔糕、白糖糕等當甜品。原來以瓦缽盛著,後來才演變成以碗仔盛,大一倍的缽仔糕。

    蘇妮從小就不太喜歡吃甜食,但是一些特別好吃的東西是任何人都無法抵抗的。缽仔糕有很多種口味,有紅豆、綠豆、哈密瓜、菠蘿、巧克力、香蕉、水蜜桃和草莓,蘇妮坐在店裏看著花花綠綠的菜單,不好選擇什麽。

    她想起了在學校的時候,她也是這樣,經常坐在學校的奶茶店裏看著各種各樣的東西無法選擇。每當這個時候,夏澤便是主導人,他總是會替她拿定主意,告訴她每一天可以吃什麽。可是,現在隻剩下她一個人,也隻能是她自己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