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章 最後一個計劃(2/2)

作者:人皆尋夢字數:5936更新時間:2019-01-08 14:53:27

    林無言。如果社會的福利真的可以讓老人家安度晚年,人民群眾就不用老鼠過街般逃計劃生育。農民老了都不好過,病了不敢上醫院;不敢向兒子要錢治病,因為兒女也窮。所以隻好痛苦地耗著,到死去。

    林曾聽女同學惻然說過這樣一件事:她外婆去世時,兒女幫她換衣服,才發現老人家背部已腐爛一大片,一條腿亦折了不能伸直;而據說,她外婆是在天井打水時滑了一跤,結果第二天就生病了,一直到死。可悲的是,兒女一直沒有省覺,以為是年紀太老了走不動的緣故,又沒有多少錢進醫院查看,終發生不忍於心的事。

    “唉!都辛苦了一輩子,還要落得如此刻骨銘心地離開世界。”女同學悽然的一句話,使林想起亦不禁鼻子一酸。其實,有沒有兒子傳宗接代並不要緊,最重要的是將來病了的時候,能有錢治療,行將就木的時候,能有一口飯一羹水進口。人不怕死,怕的是臨死前所受的種種折磨,因為那確實是生不如死。

    “待我風燭殘年之時,給我一支現行死刑的安樂針好了,跳過受病痛的那段折磨。”隻要一想到死,林便產生這樣的念頭。

    林沉默下去,眾人不斷籲噓。一談到計劃生育,就會想到生老病死,村中各式各樣的“慘死”又上心頭。但是,這又是現狀沒法改變的,因為現在的自己,也是忍看父母成“慘鬼”。將來是否重蹈此命運也未為可知。惟有盼望,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大家上得起醫院。

    “劈劈叭叭”,孩童快樂地燃起鞭炮。一聽到炮竹聲,村民又活躍起來,畢竟,這是中秋夜,能讓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國人卸下一切生存壓力的日子——能讓全中國人都舒心的日子並不多。?

    大家都回去吃團圓飯了。林和鐵光並不著急。“要是你一連生了兩個女兒,怎麽辦?”鐵光聲調飄緲地問林。

    “我不知道。”林搖搖頭,“你呢?”

    “我也不知道,其實……我沒多大所謂;不過說真的,沒個兒子總覺得是人生的遺憾,我希望我劉鐵光的兒子是個驚天動地的人物。”鐵光希冀道。

    “你想得美。”林輕哼一聲。

    “啊!不談這個,回去吃團圓飯吧!”鐵光訓道。

    林笑道:“好的,我也得回去擺案當月了。”

    二十一點正,圓月高升,家家在門前擺了台凳,奉上應節之物,把盞賞月。林心想自己是大人了,便動剝開柚子,用柚子皮的上半邊插上香燭,又拿出六個杯子,斟滿茶,再砍開一個雙黃月餅,擺正炒上的田螺和洗淨的水果,以敬天地神明。

    燒過鞭炮,一家人圍案台而坐,先喝茶。按林村裏的風俗,這一杯對月供神之茶,大人喝下能清心明目,小孩喝了聰明伶俐。林雖不信這迷信,但仍滿是虔誠喝下。大妹、二妹的兩杯茶,母親將之灑地,敬天地,為兩姐妹祈安康。

    一家鞭炮響,家家戶戶也燒了開來。待鞭炮一過,案上的水果月餅便可食用。小孩吃得滿足,便提了燈籠,走家串戶,互比燈籠的伶巧漂亮。

    小孩一個接一個遊走,林但覺那一排排的燈籠,甚是祥和喜慶,便想道:“假若這種國泰升平,能連綿不斷延續下去,不為戰事所破,天上人間,又有何區別呢?”

    林的堂弟堂妹,見自己沒了燈籠提,吵嚷起來,迫得爸爸騎了摩托車,買回兩個燈籠,才破涕為笑,提了燈籠,融入小孩群中。林童心大起,也混了進去,嘻戲玩笑,忘形其中,惹得堂姐小妹直笑林老大不透。而林以為:與孩子嘻笑玩樂,是多麽開心無間的事。人生短短幾十年,何不盡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