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1/3)

作者:曉風字數:7126更新時間:2019-01-08 19:41:59

    高強度的訓練,必須補充營養。所以肉食不僅是口感味道問題,還是必須的營養來源。但這年代的養殖業就是個人養殖,農家小戶散養為主,周期長,動物也瘦,當然,味道是不用說的。

    後世是飼料催養,半年就能養出超過二百斤的大肥豬出來。

    現在卻是圈養散養,吃的食物也是以豬草和剩飯糧食為主,這樣的豬周期長,肉緊而鮮,論口感是把後世的豬甩出十幾條街去,但斤重也是差的遠了。

    除非有意外,不然的話,百來斤重就是到底了。

    牛和羊這樣的大牲口,都是如此。牛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明朝雖不是厲行禁止,但殺牛在輿論上會受到譴責,而且牛肉也不怎麽好買。畢竟耕地裏頭需要的牛的數量極多,而現有的牛遠遠不能滿足耕地所需,市場上的牛肉,除了少數是偷殺的壯牛,大半就是病弱將死的老牛,不能勞作了,才拿來殺了賣肉。

    羊倒是沒有這種顧忌,不過當時知道放羊的人也是不多,特別是漢人為主的居住區域。

    雞是後世肉食的主要來源,不過這個年頭並不是家家養雞,特別是養雞也隻是一小群,絕沒有人家會大規模大量的養雞。

    除了不好伺候,就是害怕雞瘟。

    一場雞瘟,辛苦就白費了,本錢都收不回來也不奇怪。鴨和鵝要好一些,不過浮山附近放養的也不算多,數量遠不夠軍中所需。

    這些百姓養的牲口動物都是有一定的數字,是幾百年下來,百姓根據附近居民的數字,有購買力人群的數字來約定俗成著蓄養的規模。原本浮山營出現之前,沿海的軍戶是很少吃肉,連自己打的魚都很少吃,大半賣了去換錢以備不時之需,更加不要提吃肉了。

    隻有逢年過節時,軍戶才會少買一點肉來打牙祭,不過在年節時,宰殺動物的數字正好也增加了,是一個雙方都上揚的曲線圖表。

    軍戶如此窮困,比起民戶的生活水準差的很遠,這也是明朝軍人地位低的一個顯著例證。

    現在當然是不同了,張守仁橫空出世,靠著一個近海的優勢,祭出靠海吃鹽的這個大殺器,再加上發展出鹽池來,風頭之大,已經影響到了整個膠東一帶的肉類品市場了。

    份額還是這麽多,吃肉的人成千倍的增加,市場當然受不了。

    最近膠東市場,肉的價格漲了三倍,蛋的價格也漲了兩倍有餘,這弄的民戶百姓怨聲四起,因為他們的消費能力也不怎麽高,肉蛋都叫浮山營買了去,他們就算花錢也不好買,偶然遇著了,價格也是在他們的消費能力之外,加上糧食短缺,各大商行優先供應浮山營,導致糧價也節節攀高,糧價一高,肉價更高,四周的百姓生活已經是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適才張守仁回來之時,沿途也是已經想的明白。

    今天有這麽多士紳和生員夥同一起鬧事,固然其中有不少是對自己眼紅嫉妒,存心找事的人存在,但更多的,還是在宣泄一些不滿的情緒。

    四周圍觀的民戶農人,雖是對浮山營的軍紀和殺響馬海盜的功績都十分敬服,但也僅限於沿係的村落為主,因為有切膚之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