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1/3)

作者:曉風字數:6864更新時間:2019-01-08 19:42:56

    “皇上?”一個奴媚刻骨的聲音響了起來,驚醒了正在打盹的崇禎。

    三十還不到的年輕人,在後世還是標準的小青年,沒準還沒結婚,甚至還在讀書,沒心沒肺的玩鬧,但崇禎卻是禦極天下,統治這個億兆人口的龐大帝國已經十一年,而且馬上就要跨入第十二個年頭了。

    當即位時的雄心壯誌也是不知道哪兒去了。

    即位之初,他決心一反祖、父、兄的頹廢和好色,也要洗涮因為貪財好貨在天下弄出來的壞名聲,更不要怠政懶惰,把國政交給那些沒卵子的太監……太監信不過,廠衛害人,這是當時十來歲的信王在心中最為堅定的信念。

    所以一為君皇,先誅除魏忠賢,然後就是撤回各地的監軍太監和礦監、稅監,放棄海稅商稅茶稅等諸多稅種,一時間,“英主”和“剛毅”之說甚囂塵上,大明指日就可中興的說法更是無人不傳,也是無人不信。

    崇禎自己也是躊躇滿誌,十分自信,治國之初,罷棄奸邪,任用的閣臣和大臣幾乎都是東林正臣,自己又十分勤政,國事從不留中,奏折也不叫司禮批紅,全部自己親自來批,凡事親力親為,並且祭祀天地等儀式也從不馬虎,畏天懷德以感悟天心……所有聖君應做的,能做的,該做的,他是一樣不拉都做了。

    結果如何?

    先是高迎祥張獻忠等大股大股的流民起反,一路從西北起來,很快就殺出西北,禍害了半個中國!

    接著又是崇禎二年,女真人不滿足於在遼東關外逞雄,超過邊牆,開始深入大明內地,而各路勤王兵馬畏懼不敢戰,關寧兵耗國家巨資,結果一無用處,最後清兵退出關外時,在遵化等地明軍每天相隔幾十裏跟隨,號稱在“追擊”,結果清軍最後留下大量木牌,上書“明將免送”這四個大字,可算是丟盡了祖宗和他這個大明皇帝的臉。

    國事就是這樣,江河日下,天災仍然不斷,戰亂是一年接著一年,鬧的越來越大,一直到鳳陽皇陵都被流賊一把火給燒了,從來明朝雖然有起義造反的百姓,但敢於攻打中都並且燒掉皇陵的悍賊,這還是頭一回。

    經此一事,天下人心大震,而很多認為明朝可以中興的人也是暗中換了想法,祖陵被焚,一個王朝的龍氣自然大泄,大明想保有江山,就是難了。

    這種想法十分好笑,但燒皇陵的農民軍和天下的士紳百姓,包括身居九重的崇禎自己,都是隱約有這樣的想法,隻是有的人堅信,有的是半信半疑罷了。

    不過人心崩壞的麻煩沒有天災和兵災兩個打擊來的嚴重,這兩個災害就象是一對小鬼,前前後後上上下下鬧個不停,西北災完了薊北宣大鬧災,然後是河山直隸鬧災,總之就沒有個消停的時候!

    年年鬧災,大量饑民沒有賑濟,隻能從良善百姓成為流賊,流賊一多,朝廷就得動用大軍征剿,還得招練新軍,這都得大量錢財。

    舊有的萬曆和天啟年前的財路在崇禎早年就斷的光光,宮中的積儲很快就用的見底,內帑撥了一次又一次,天下事還是如烈馬所拉的馬車,不停的向懸崖之下衝去,快的崇禎這個馭手根本來不及反應,隻是下意識的不停的拉動韁繩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