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1/3)

作者:曉風字數:7324更新時間:2019-01-08 19:43:20

    �2-��:張守仁的記憶並沒有錯,眼前的清軍,其實也就是四個甲喇額真的兵力罷了。

    正紅旗的牛錄是二十五個,按清軍五個牛錄為一甲喇的規定,正好就是五個甲喇的兵力。甲喇額真布顏圖正帶著五個牛錄的騎兵,在德州和濟南之間的地帶活動,這是清兵入東昌府逼近濟南時嶽托的布置,雖然現在計劃有變,但嶽托並沒有把布顏圖給叫回來。

    正紅旗的旗丁總數,是在六千左右,還要扣除一些看家的,不能出征的老弱等等,此次出關的正經的滿洲八旗的旗丁人數是四千出頭。

    而鑲紅旗的實力雖然要強一些,但此次入關的鑲紅旗丁人數不足四千,遠在正紅旗下。

    兩紅旗向來是代善的地盤,肥水不落外人田,手心手背都是肉,來濟南是個苦差,布顏圖雖是個渾人,但向來忠心不二,嶽托是打算叫他留在德州戰場,多立一些功勞了。

    四千旗丁,其中一千五阿禮哈哈營的馬甲和步甲兵,這是旗下精銳和做戰的主力。在五個牛錄合成的大陣中,每個牛錄又單列成一個小陣,三百人不到,其中又有一百不到的人就是阿禮哈哈營的驍騎,他們披鑲嵌鐵葉的棉甲,戴櫻盔,馬甲和步甲裝束略有不同。而剩下的不到二百人就是輔兵,分為有馬跟役和無馬跟役,在戰鬥時,這些輔兵中可以挑出幾百甚至過千射術過人的組成弓箭手隊,和正兵一起,用弓箭壓製和打散敵軍的陣形。

    每個牛錄都有大旗兩杆,掌旗親軍二人,牛錄額真身旁,又有前鋒營的軍士兩人,盔上有飛翎,背後飛虎旗一杆,明盔亮甲,也是牛錄中的精銳戰士。

    此外每牛錄有白甲兵十七人,也就是護軍營的將士,一色水銀色明甲,盔上高高紅纓,背上赤炎戰旗一杆。

    每十七個白甲有一個壯尼達統領,明甲紅纓,背上插斜尖本色旗。

    馬甲是明盔暗甲,每人箭五十隻,弓刀各一,由兩名分得拔什庫統領。雖然弓刀各一,但其實馬甲也是精銳,各人都會按自己的喜好加配武器。馬甲戰力十分高強,比起白甲這樣的精銳也就是隻差一線,比起普通的明軍營兵那是強過百倍,就算對上精銳的明軍將領家丁也略勝一籌。

    這一次在濟南朱王禮等人殺得性起,似乎清軍馬甲不算什麽,但首先是以多敵少,然後又是有火銃鋼帑助陣,馬甲的鎧甲不如白甲厚實,所以吃了大虧。

    浮山將士,現在隻重白甲,對前鋒和馬甲有所輕視,這自然是大為不妥。

    每牛錄有步甲四五十人,由兩個步甲拔什庫統領,拔什庫盔上黑纓,背上是二尺見方的背旗一杆。

    步甲的甲胃更差一些,多是泡釘棉甲,這種棉甲,也就是能防力盡的箭矢和遠處施放的火銃子藥,防護能力很弱,也就是穿著好看了。

    至於跟役輔兵,身上多半是穿著青灰色的箭衣,頭頂是紅纓大帽,身上背著長長的步弓箭和好幾個箭囊,在戰場上,他們的作用就是攻城時推盾車,立箭樓,或是幫著戰兵披甲,射箭,隻有在追擊逃敵時,他們也會上馬奔馳,有個戰兵的樣子。

    這些跟役,多半是武藝不行,身體不強,或是太過年輕或年老,但戰鬥力也是不在普通的明軍營兵之下,隻比精銳的家丁弱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