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1/3)

作者:曉風字數:7248更新時間:2019-01-08 19:44:40

    崇禎十二年九月初九。

    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開始從膠州方向,向著預定的目標疾速趕去。

    在綜合通盤考慮之後,張守仁覺得隻能拋棄原本的階級立場,出師南下,把張獻忠給打掉。

    這是一個會影響到明末大變局的決定,在此之後,可能整個曆史的走向都會完全的不同了。張獻忠雖然在曆史上發揮的作用遠不及大順,從始至終最高成就也不過就是建立了大西政權,培養了幾個差點幫南明翻盤的義子而已。

    但在此時,他卻是明政府朝野關注的重中之重,地位遠在李自成之上。打掉他,既可坐擁實利,又在最大程度上減低對曆史大局走向的影響,張守仁考慮數日之後,終是下定決心。

    南下,打掉張獻忠!

    整個浮山軍,也就是登萊鎮兵馬在八月中開始動員,九月初動員完成,九月初九這一天,整個大軍便可以起行。

    而與此同時,在從北京往襄陽的道路上,一支數百人的隊伍也是浩浩蕩蕩的向著南方趕去。

    ……

    ……

    九月初四時,楊嗣昌陛辭,當日薛國觀等文武百官在真空寺替他錢行,楊嗣昌在履行拜辭儀式後,坐大轎,以家丁護衛,幕僚隨行,數百人浩浩蕩蕩,不停歇的向著南方趕去。

    當日就過盧溝橋,這幾日拚命趕路,每日將滾單送回京師。

    和普通的朝中大吏奉命出差,在路上隻圖舒服,騷擾勒索地方的情形絕然不同,楊嗣昌光是一個趕路的姿態,便已經叫人覺得他不同凡俗。

    當時從北京去襄陽,沿途官道是磁州,鄣德,衛輝、封丘、開封、朱仙鎮、許昌、南陽,最後是新野,以楊嗣昌的速度,加上他的身份,地方供給絕不會馬虎,在本月月底之前,一定會趕到襄陽。

    楊嗣昌如此勤勞王事,也是因為他就是局中人,加餉,練兵,皆不如意,征來的銀子雖一年多達七百萬,但實際效用卻是毫無用處,國家一樣的缺錢缺餉,驕兵悍將越發難製,不趁現在中樞權威尚有殘餘的當口,痛殲一兩部“陝寇”,使朝廷聲勢複振,恐怕唐末時的情形,就很難避免了。

    從很多大將的表現來看,楊嗣昌知道武將跋扈將會越來越厲害,現在他這樣身份的文臣尚能節製,再過數年,情形如無好轉,則必更加倍的惡劣。

    九月中旬時,抵達開封,楊嗣昌下令隻停留一天。

    四周景色秋意頗濃,而身處河南大地,放眼看去到處都是被蝗蟲吃剩下的莊稼根莖,連青草都沒剩下幾株,望之傷心慘目,楊嗣昌原本就心急剿賊之事,看到這般風景,更是鬱鬱不歡。

    在京時,諸多災異之像隻是見諸於文字,待親眼見時,感覺自是不同。

    楊嗣昌無心多看,他出身貴胃,是大家公子的身份一路做到閣臣,視角與普通人不一樣,在很多人看了會流淚和傷心的景像麵前,他也不過就是瞟了幾眼,心思便是立刻轉開了。

    “老爺,”一進書房,一個楊府管家便是帶著一個背著包裹的騎兵迎了來,騎兵跪在地上,正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廳中的各色節仗,管家則是躬身道:“老爺,這是浮山那邊派來的信使,初九日,張征虜將軍已經動員大軍起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