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1/3)

作者:曉風字數:7236更新時間:2019-01-08 19:45:45

    崇禎對張守仁的安排,於其說是猜忌,不如說隻是按慣例做的一些防備工作。武將被調離本軍鎮,時間久了,對本軍鎮的影響力就變弱了,不大有可能成為尾大不掉的藩鎮。本朝對這樣的事十分在行,處置的也很合理,如果不是現在天下大亂的局麵,哪怕是文官視武將如豬狗,本朝也沒有出現如唐朝藩鎮林立的事情,如宋朝那樣由某個大臣掌握兵權,在南宋時可以主持廢立皇帝的事也絕對不可能發生。

    大小相製,權力分散,對武將使用有諸多心得,這是本朝列祖列宗和大臣們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十分可貴。

    當然,更要緊的是遼東戰場確實需要一支強兵,可以底定勝局的那種強兵!

    但現在連京師也在威脅之中,從遼東抽調兵馬確實更快捷,幾千遼東鐵騎可能輕易就把臨清的流寇蕩平了,但從遼東調兵到山東,自然又影響朝廷援助錦州的計劃,與其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就把張守仁從湖廣調到山東好了!

    “皇上,臣前日谘天津巡撫、保定巡撫等各撫,問其馬兵編練如何,現兩巡撫共有撫標兵五千餘人,騎兵兩千……”

    加征練餉之後,總督練三萬,巡撫練兩萬,總兵練一萬,參將可練五千,七百多萬的銀子是征了,效果就和楊嗣昌在以前建議增收的剿餉一樣……那就是毫無效果。

    各鎮錢分肥了不少,中樞財政危機並沒有得到減除,而百姓的負擔卻是更重了。

    一個老大王朝,中樞權力機構分散,一邊是人浮於事,一邊是諸事不靈,在這個時候,想通過霸道的方式一舉來解決問題,結果就是會造成更多的問題和麻煩,而預想中的成效,卻是永遠都瞧不著的。

    崇禎永遠都不會明白,他加征遼餉,結果遼事日壞。

    加征剿餉,越剿賊寇越多。

    加征練餉,官兵一年比一年不能打,原本遼東與東虜對峙,變成大明成了東虜的後花園,想來便來,想走便走。

    而征剿餉和練餉,無非是更多人造反,官兵戰鬥力越來越差,賊兵越打越強。

    種種矛盾,十分鮮明,後人看的清楚,當時的人卻是在戰爭迷霧之中,由著崇禎這個任性的馭手,將大明帝國一路趕下懸崖,跌的粉碎。

    “朕知之矣……唉,如此,著兵部即刻調回征虜大將軍,先期趕赴臨清,俟平賊解圍之後,再相機趕赴遼東吧。”

    “臣遵旨。”

    “諸先生也退下吧。”

    “臣等告退。”

    定下來調張守仁回山東後,原本都一臉惶急的大臣們臉上都是一副釋然的表情了。現在看來,就算臨清丟十天半個月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張守仁一定會在最快時間內趕回來,隻要登州兵一趕回來,響馬也好陝寇也罷,肯定就沒有什麽可蹦躂的了。

    這種聲望,也是配的上張守仁的大將軍的賜號了,從在浮山起家到現在,部下從百餘人到幾百人,對海盜,對各處響馬,對東虜,對陝寇,戰無不勝,雖然沒有打過決定性的大戰役,但一戰斬首陝寇數千級,也是最近幾十年來大明將軍斬首最多的一次了,往上算的話,隻有李成梁幾十年斬首的數字和張守仁相仿,但擊殺焚毀祖陵的巨寇,李成梁和戚繼光都沒有立下這等戰功,李成梁得以封伯,張守仁封伯加大將軍號,也是理所應當的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