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1/3)

作者:曉風字數:6970更新時間:2019-01-08 19:45:48

    />

    <��朝廷和天子的盼望化成了一道道旨意,飛馳往湖廣去。

    現在朝中上下已經沒有別的念頭,除了從宣大薊遼調兵外,就隻有調張守仁這一部精銳能靠的住。

    以劉澤清部兩萬餘人的實力,兩仗折損八千,且過半是中軍精騎,這個敗仗對劉澤清來說是莫名其妙,丟人現眼,對朝廷來說卻是一個嚴重的警告!

    大名府到保定府,哪裏能湊兩萬精兵出來?

    督撫標營和總兵正兵營,保定到天津倒是有幾萬兵馬,但遠遠談不上“精銳”這兩個字,而且防守的地域十分廣大,要命的還是這兩年來持續的幹旱,從去年夏天到現在,一年時間已經不曾落雨,各地的災害到如此地步,地方上催科依舊,還又格外加了練餉,所有人都知道,現在正是民怨沸騰之時。

    沒有大股流寇進來,地方上還能壓住,如果有數萬乃至更多的流寇進入北直隸地方,造成什麽樣的後果,令人思之便是不寒而栗!

    如此一來,便是從宣大薊遼調兵,也肯定隻能穩住京師一帶,南下剿寇,風險太大。

    唯有張守仁一部,兵力足,而且著實精銳,用來剿寇,十分放心。

    此時朝廷自是不知登萊一帶張守仁還放著幾萬兵馬,就算是新軍,也比普通官兵十倍能打,以正常時間和財力物力來推斷,張守仁至京師時不過兩千多戰兵,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朝廷也沒有給他多少餉,養六七千兵算來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朝中早就有人議論,不知道張守仁是如何辦到的。

    薊遼宣大都是朝廷投入大量銀兩養兵,一個總兵直領有數千精兵就算不錯了,很多總兵報兵兩萬,實則一萬餘人,其中精銳也就千餘家丁和正兵營加各將領的直屬,象吳襄那樣額兵數萬之多,在皇帝麵前承認可用者不過三千,明朝的法紀廢馳不說,養兵之難也是朝中上下都十分清楚明白的。

    好在這些京官大佬雖然疑惑,卻沒有什麽直接的情報來源,登萊兩府已經成張守仁的地盤,想獲得可信的一手情報十分困難,張守仁又沒有造反跡象,自然也沒有朝官去認真調查,也是給了浮山充分的發展空間。

    這樣的情形也就是明末可以,各地戰亂導致原本的製度出現不少漏洞,若在萬曆天啟年間,張守仁早就被罷免了。

    “終於可以離開湖廣了!”

    接到朝中接二連三的調兵命令,並且兵部給出了明確的路線和限行時間後,張守仁也是長出了口氣。

    新年之後,湖廣的戰事揭開了新的一幕,不過他已經打定主意,不再充當剿殺農民軍的急先鋒和劊子手了。

    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浮山的前途,擊殺張獻忠,他問心無愧。殺害幾千義軍將士,也並無愧疚之感。

    但是為了這個朝廷,繼續把這些被逼造反的人剿殺幹淨,這絕非他所願!

    農民軍中有不少是好吃懶作的懶漢,或是嘯聚逃亡的邊軍,或者原本就是杆子,響馬,小偷強盜之流,但更多的卻是饑寒交迫的農民,不是被逼到無可耐何的地步,他們是不會選擇造反這條道踐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