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五十八章 相別(1/3)

作者:曉風字數:6918更新時間:2019-01-08 19:45:51

    學校,醫學院,包括赫赫有名的浮山醫院……張溥還是頭一回見到這樣的醫院,中醫是向來分六科,但浮山醫院已經分十餘科,經驗豐富的大夫就有二三百人,學徒也就是醫學院中的學生有近兩千人,派駐在登州和萊州府各地,最遠到青州的醫學院學生有近四分之一,輪流換崗,在老師的帶領下增加實際行醫的經驗。

    每個學生在高強度的培訓下掌握著十分高明和傑出的醫技,在大明,中醫有良有劣,而劣醫尤多,哪怕是有錢的富商或是大世家,有時候也會被害於庸醫之手。藥理辯證是一個係統工程,很多庸醫根本就是靠幾個方子來行騙,一旦遇到不能醫治的重症,便以藥引來為難病家,最後不治之時也好推托。

    所以一看到浮山醫院,幾個名士也是十分折服,在那個時候,哪怕是心中成見越來越深,對張守仁警惕心已經爆棚的張溥也是由衷的敬服起來……張守仁此舉,是將良醫聘請到一處,改革那種世家相傳的小格局,請來的醫生都是各有專攻,重薪之下,將自家藥方幾乎是全部貢獻出來,再經過藥理和實踐的實驗之後,重新成方。

    “《浮山醫方集粹》已經刊印了,發往江南和北方各地售賣,至於各科專業,十分繁蕪複雜,不是看幾個方子就能有所進益,想要從醫館結業,最少是五年之功,若是資質稍差一些的先生考了不合格,就得延續一年,恐怕六七年不得畢業的都有。”

    陳子龍如是說,張溥等人也自然相信,浮山醫院已經辦了近三年時間,由小至大,學生也是由少增多,最早一批學生已經夠資格當助教了……但就是拿不到所謂的結業證書。

    “由本醫院出去的,在一個大府裏也得能排的上號,數年之後,天下就知道我們了。”

    麵對張溥等人的疑問,感覺浮山醫學院的規矩未免太嚴,而得到這樣的回答之後,便是大大咧咧的候方域也是為之動容了。

    “今日始知不能成良相,便為良醫也是浮言亂語了,這良醫,亦不是容易做的啊。”

    能得江南東林四公子之一的候大公子如此一評語,在場的醫院諸多名醫都是一臉得色,為之驕傲良久。

    而後行程就更加密集,其餘的各學院,各農莊,還有陳子龍自己搞的好幾大塊試驗田,最為叫這幾個江南名士所心折的便是生態農場。在江南湖廣,稻田裏養魚清理蟲害,多得收獲,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整個配套成體係,用在山東這樣的北方地域,這就叫人十分折服了。

    至於一些保密性較強的地方,如卷煙廠,裏頭有數千工人,但保密性十分強,包括火石機在內,均不準泄露製造流程,不得與外人談論廠裏的事,所有工人都遵守命令,哪怕是陳子龍這樣的身份也不能多問。

    至於綿延超過十裏,用過超過萬人的將作處,更是處於浮山核心的核心,就在浮山大營之南,往南是浮山各百戶所和大海,沿海炮台矗立極多,在光線下可見鐵管炮身熠熠發光,光是炮台數量,已經足以叫張溥等人驚詫,而炮手每日訓練的景像,更令人不敢置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