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1/3)

作者:曉風字數:6998更新時間:2019-01-08 19:46:53

    劉子政話到一半,大家都是心頭雪亮。

    朝廷又是搞的太急了,這和崇禎向來施政為政的宗旨是一脈相承的。遇事操切,不做細致功夫,想幹便幹。

    比如在天啟年間被貶落的袁崇煥,上來就被崇禎授給一切大權,重遼而輕薊,埋下被清兵輕鬆入關的危機種子,然後坐視袁殺毛文龍不顧,埋下武將跋扈的種子,裁撤驛站的事也是崇禎腦門一熱就上了,鬆山之戰也是如此,其實不論是洪承疇還有劉子政都還有第三個辦法,就是一路保持糧道的通暢,然後不與清軍正麵決戰,正麵相峙,幫著錦州打通往海邊的通道,使糧船能運糧和柴薪到錦州城去。

    這樣的打法,算是最穩妥的法子,可惜崇禎和朝中大臣們連穩重緩進都不允許,這樣的計劃勞師費餉,不說別人,急功近利的皇帝第一個不答應。

    河南的戰事現在來看,動員很急,兵力雖足而隱憂重重,最關鍵的是隻有左良玉一路核心,其餘的部隊隻能是打醬油的命,如果能緩上半年,由北方抽調集結十幾萬人的部隊,兩麵包抄過去,效果自然好的多。

    “退而求其次,也該是楊嗣昌與左良玉等不打朱仙鎮,而是由陳留直奔禹王台等開封城東南,打通黃河水道,北邊有源源不斷的接濟,同時可以與洛陽前來的保定軍成鉗勢……這樣的打法其實是先立於不敗之地,不過麽,耗時更久,遲遲而不能見功,皇上嘛,自福王被弑之後日日想的是剿滅李闖,不會允許官兵這麽拖延的。”

    “按說皇上也是天天看塘報邸抄,看奏折題本,為什麽還是這麽糊塗?”

    “題本奏折上還能有什麽真話不成?”聽了孫良棟的疑問,劉子政微微搖頭,笑道:“大抵是諉過爭功,混淆事非,皇上就算是明察英主,沒準都能叫人給哄了,況且是生長於深宮,除了書本之外,根本不懂世道人心的今上呢。”

    “老劉說的是啊。”

    張守仁站起身上,試了試腳上踩的新鞋子,雲娘的針腳功夫向來不錯,對他的喜好又清楚,這雙鞋納的不錯,叫他十分歡喜。

    雖則兩個夫人都大著肚子,不過在女紅之事上,能親力親為還是自己動手,光是這一點,也叫張守仁心中十分的歡喜。

    外事不管如何,家中能和睦才是最要緊的。

    他踩了踩,極舒適的踱了幾步,才接著道:“皇上深居九重,做事但憑自己的主見為先,而且有一般大臣根本不知兵事,隻知道攻訐為樂。象楊閣老吧,為人驕傲自負,在京時得罪不少人,又因為皇帝寵愛敢於任務,各方勢力都被他踩過,現在他督師在外,下頭的人不說他怎麽不容易,反而拚了命的攻他,大事小事,每常必有奏本上奏,從克扣糧餉到因循誤事,到膽怯懼戰,或是不能調和將領矛盾,或是驕恣慢下,得罪督撫,罪名反正多,一直攻上去,皇上一時不信,時間久了,自然會想,某人確實是這個脾氣,此本怕是真的……有這樣的想法,楊嗣昌有什麽不合心意的布置,皇帝肯定心中不悅,隱隱有猜疑之心。而皇帝有這種心思,最為恐懼的便是臣子啊……所以楊嗣昌就算有什麽必勝之法也是根本不敢提……因為必勝就是以穩為先,以勢博人,可皇上的性子,能容忍楊閣老用這樣損耗國力的法子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