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1/3)

作者:曉風字數:7150更新時間:2019-01-08 19:47:07

    在滿蒙鐵騎離開沈陽,往遼陽方向進發的同時,在沈陽城外西十裏的漢軍旗火器部隊的駐地,接到皇太極命令的孔有德等人,也是早就集結好部隊,開始沿著寬大的官道,往遼陽方向進發。

    關外的官道,都是當初藍玉和傅有德等明軍的開國大將,在擊敗了遼東的蒙古勢力後,以幾十萬大軍加上大量的力役,開發和創造出來。

    當年的遼東,在蒙古人的禍害下比現在要差勁的多,也蠻荒的多。

    從明初到中葉,大明在遼東成立了大量的驛站,每隔六十裏一個大的有軍馬和驛丁的驛站,每三十裏一個急遞鋪,每百餘裏就有一個大型的駐有軍隊的軍堡,到大明中期時,沿開原和鐵嶺一線建立了邊牆,將女真等異族隔絕在牆外……但並不是說大明沒有對遼東有有效的統治,恰恰相反,不論是海西女真,還是建州女真,甚至是野人女真,都是曾經接受過大明的官印,封茅納貢,表示臣服在大明的封貢體係之內。

    邊牆內是幾百萬漢民,牆外是大量的異族,遼東總兵等大明將領定期清除那些有威脅的野心家,打壓過份蠢動的異族,使這些異族在臣服的同時,無法擁有威脅到大明的實力。

    這種有效的政策,使遼東獲得了二百年的平安。

    在這種平靜安穩的日子裏頭,漢民的勤勞得到充分的利用,二百年的承平歲月,從開原到沈陽,沈陽到遼陽,遼陽到旅順,再從沈陽到寧遠,山海關,到處都是修整的十分平整寬敞的官道,遼東的人口稀疏,商隊不多,又是上好的黑土地,官道修出來,平整出來,沒多久在路邊也冒起了兩排綠蔥蔥的林子,替旅人遮蔽陽光,帶來陰涼,冬天提供燒來取暖的劈柴……從沈陽到遼陽的官道有好幾條,都是這樣平整寬敞的大道。

    孔有德的部下有四千三百餘人,加上尚可喜和耿精忠的部屬,三人一共有九千七百人的披甲直屬。

    這個數字,還是因為皇太極這兩年重視火器,給了三順王大力的支持,石廷柱等人鑄成的大炮,多半都裝備了三順王的部隊……因為這個,在漢八旗內部,沒少有紛爭,不過三順王有皇太極的支持,馬光遠和石廷柱幾個又很不爭氣,他們的部下學了滿洲的形,卻沒有神,論起戰力來連三順王的一半也不到,整個漢軍八旗,一共兩萬四五千的披甲,三順王占了近一半的份額,論實力來說,漢軍三旗對其餘五旗毫無吃力之感。

    事實上清軍入關之後,漢軍旗全部跟進去,但除了三順王的部隊外,也就是吳三桂的軍隊大放異彩,一路征服雲貴,更多的仗,反而是李成棟金聲恒這樣的南明降將在打,象其餘各漢軍旗,多半就一直駐紮在北京,跟著滿洲各旗啃老米飯,一直到康乾年間,漢軍旗人丁滋生,滿清不堪其負擔,放大量漢軍旗人出旗時乃止。

    現在的官道上,爬滿了螞蟻一樣的漢軍旗人們,恭順王是正紅旗,他的兵馬走在最頭裏,軍人們多半穿著青色的箭袍,勒著腰帶,穿著長靴,頭上戴著紅纓大帽,肩膀上與普通八旗兵最大的不同的就是扛著長長的火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