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四章 原油交易(1/2)

作者:鐵不拐字數:4442更新時間:2021-04-09 19:01:58

    第402章原油交易

    下午的時候肖海他們都來到公司的會議室,那些受到邀請的華夏石油的人已經來到會議室這裏。

    畢竟現在是有求於別人,肯定是要早到,就更別說遲到了。

    石油的起源,華夏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應用石油的國家。

    宋代著名學者沈括,對華夏古代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知識方麵提出了極其卓越的見解。他的見解比西歐學者最初認識到化石是生物遺跡要早。

    有一次沈括奉命察訪河北西路時,發現太行山山崖間有很多螺蚌殼及如鳥卵之石,從而推斷這裏原來是太古時代的海濱,是由於海濱的介殼和淤泥堆積而形成的,並根據古生物的遺跡正確地推斷出海陸的變遷。

    在任上他發現和考察了鹿延境內石油礦藏與用途。

    他說:“鹿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恫恫而出。土人以雉尾囊之,乃采入罐中。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鬆墨不及也,道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州石液’者是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鬆木有時而竭。”

    從上麵記載來看,沈括不僅發現了石油,並且也知道了他的用途。

    雖然他當時所謂用途著重於煙墨製造,但他確預料到“此物後必大行於世”,這一遠見為今天所驗證。而今天我們所說“石油”二字也是他創始使用的,並寫了我國最早的一首“石油詩”——《延州詩》: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化盡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陽塵。

    人類正式進入石油時代是在1867年。

    這一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達到40.4%,而煤炭所占比例下降到38.8%,石油是工業的血液。

    建國以來,華夏社會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迅速邁進,對能源的需求節節攀升。石油消費量從建國初的100多萬噸猛增到2012年的4.9億噸,後者是前者的近500倍,位列世界第二位。

    因為原油的話,所以原油是支撐華夏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是不能倒賣的,隻能跟國家來進行合作,但是成品的汽油就可以私人經營,但是前提是要取得合法的成品油零售經營許可才能進行經營。

    劉能負責主持這個會議,然後就直接說道:“我相信華夏石油能來到這裏都是帶著誠意來,那我也不多說什麽,首先我說一下我們這次一個挖到多少海洋石油吧!”

    華夏石油的人也想知道,到底開采到多少原油呢?如果是數量比較少的話,看來就沒有必要再砂心島,又或者是附近的地方修建一座儲存的地方,到的時候直接叫車過來直接拉走就好,畢竟修建一座能儲存原油的倉庫,成本也是挺高。

    原油和油品儲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裝儲存和整裝儲存,整裝儲存是指以標準桶的形式儲存,散裝儲存是指以儲油罐的形式儲存,儲油罐可分為金屬油罐和非金屬油罐,金屬油罐又可分為立式圓筒形和臥式圓筒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