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19章 至純九眼(2/3)

作者:南山舊藏字數:7004更新時間:2023-10-04 04:44:17

    李迷夏遣先鋒軍駐紮於洞措,果見吐蕃軍傾巢而出,兩軍自洞措相接,先鋒軍自不敵數十倍之吐蕃軍,且戰且退引吐蕃軍至羅布山中,李迷夏親率藏身山中數萬將士,與吐蕃軍決一死戰。

    決戰之經過無需細表,雖李迷夏為當世罕見之高手,然雙方實力懸殊,象雄數萬將士終是悉數戰死,李迷夏亦寧死不降、求仁得仁。

    羅布山乃兩國大軍決戰之主戰場,吐蕃雖勝,卻亦遭遇重創,此間兩國將士死傷無數,僅羅布山山體內之屍骸,便有近十萬。

    戰場馬革裹屍,兩國忠魂卻難歸故裏,隻得化作陰魂、聚集於羅布山內、未嚐再入輪回,陰魂數量之大,令人震驚,雖陰魂於短期內不至於作亂為禍,然若常年聚集於此,定會心生怨氣、貽害無窮。

    百年內,後任吐蕃藏王遂請蓮師、寂護兩大高僧入藏,來此羅布山,二位高僧嚐試超度未果後,隻得以無上法力封印此間十萬冤魂,終保一方之太平。

    然數年前,吾途經此地之際,卻見此地遭逢罕見山洪與泥石流,天災致使羅布山內部蓮師與寂護二位高僧之封印鬆動,十萬冤魂隨時有破封而出、為禍天下之象。

    吾乃戰神傳人,以大神通重新加固蓮師與寂護高僧之封印,暫時維係封印之周全,此後經年,吾輾轉藏地,終在康藏地區有所收獲,及至當時,吾見一黑衣男子鬼鬼祟祟,其身所攜之九眼天珠,乃是佛教聖物、擁有無上神力,吾自知憑借此天珠,便可更加穩固羅布山之十萬冤魂之封印,加之黑衣人一身邪氣、形跡可疑,竊以為,該天珠乃黑衣人以不法手段所得,吾遂出手取走此人隨身所攜九眼天珠,帶此天珠返回羅布山,以佛教聖物九眼天珠壓住蓮師與寂護封印之陣眼,以確保此間封印萬無一失、繼續封住無數冤魂、得保此間太平。

    後來者,若入羅布山內部,見此天珠、見此文字記錄,切記,不可因私欲而妄動天珠,如若不然,必會導致封印鬆動、屆時萬千冤魂齊出,便是大羅金仙至此,也無力悉數降服,必將引起天下大亂、生靈塗炭,而妄動天珠者,則首當其衝萬劫不複!切記!切記!

    辛巳年冬月。”

    這段文字記錄的末尾,沒有署名,原本應該署名的位置,用寥寥數筆勾勒出一隻展翅高飛的白鶴的形象……

    而且,虞景顏感覺到,這段文字的字跡有些眼熟……

    “爺爺,這是我爺爺刻下的字,我爺爺虞羨鶴刻下的字!”虞景顏說。

    而後,眾人陷入沉默。

    這段文字說得已經很清楚了,前半段與虞景顏的推測一致,當年吐蕃借口賽瑪嘎失寵,興兵討伐象雄,象雄國王李迷夏率軍抵抗,在明知不敵吐蕃的情況下,帶領可用之兵藏身於羅布山山體內部,並派出敢死隊引來吐蕃大軍,兩軍在羅布山展開決戰,最終,象雄軍不敵吐蕃將士,全軍覆沒,李迷夏寧死不降、力竭戰死。

    後半段則講述的是,大戰過後,吐蕃損失慘重,無力處理此間的屍體,導致戰死於此的近十萬戰死化作亡魂,亡魂聚集於此、不肯再入輪回,雖然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威脅,但時間長了、鬼魂的修行達到一定程度,必將為禍人間,後任的藏王引蓮花生大士和寂護大師進藏,來此羅布山試圖超度亡魂,然而亡魂數量眾多難以超度,無奈之下,兩位大師聯手在此設下封印;千餘年過去,亡魂在封印的約束下沒有釀成災禍,但後來,羅布山遭遇了罕見的山洪爆發,強烈的地質災害導致蓮花生大士和寂護大師的封印有所鬆動,十萬亡魂隨時都有破封的征兆,途經此地的世外高人察覺此事後,以無上神力加固封印,卻無法讓封印徹底複原,為了完全修複封印,該高手在藏地尋覓多年,終於在康藏地區見到一個鬼鬼祟祟的黑衣人,黑衣人身上攜帶了九眼天珠,而這顆九眼天珠,便是可以修複封印的關鍵,該高手取走黑衣人身上的天珠,返回羅布山,用九眼天珠修複封印後,在岩壁上刻下這段文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