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2/3)

作者:東車君字數:7580更新時間:2019-01-11 04:43:12

    陳龍拱手道:“老祖之言,吾已知之。敢問老祖,可能告知在下,您不欲家族子弟出仕的原因?”陳寔道:“吾青年為官,聞過則喜,攬過推功,天下敬服。中年講求德化育人,清靜無為,百姓安居樂業。然遽遭黨錮,淪為階下之囚,雖遇赦得免,不料二遭黨錮,家人俱遭株連。是故退居鄉隱,平心率物,教書治學,為遠近之宗師也。至於功名,非所求也,子弟亦然。”

    陳龍微笑拱手道:“老祖之德行,名冠當世,足以亂世保身。吾聞梁上君子,因老祖的一番教化,也能改惡向善。然黨錮之禍,因何而起?倡亂之人,因何而生?讒佞之輩,因何受寵?奸鄙之徒,因何擢升?此輩悿居高位,而致百姓流離,故有今日黃巾之亂也。吾僥幸得居高位,非為朝堂之欲,正欲斬佞臣,誅小人,撥亂反正也。今長文之誌,正與我同,德才兼備,而又年富力強,正是天生我之臂助也。”

    陳龍停頓了一下,見陳寔默默無語,似乎是在回憶自己被宦官小人欺淩的一生,繼續道:“當今天下有德者,皆知百姓流離之苦也。老祖德高望眾,聲名傳於鄉野,百姓苦活無望,正對如老祖者望眼欲穿,然老祖在田,小人當朝,誰又能解救他們?今我為零陵之主,施行仁政,零陵百姓已得福祉,假以時日,必可為天下翹楚。然天下窮苦百姓,又豈止零陵一郡?”說畢,一躬到地,抬頭望著陳寔。

    陳寔沉吟不語,半晌才道:“文龍所言,當是至理。然吾聞你有政治協商之理念,可是欲反大漢嗎?”陳龍道:“天子失德,才致小人當道。宦官外戚,左右天子,使賢臣不得進諫,仁政不得施行,百姓就沒有活路。我欲爭霸天下,非為反天子,為反宦官外戚幹政也。政治協商,由天下百姓選如老祖者為代表,共同研究內政綱領,代替天子一人之政,可為百姓造福也。”

    陳寔道:“政治協商,對吾也是深有觸動。細細思之,甚是意味深長。雖然如此,然天子乃一國之君,吾陳家世受天恩,世代忠良,吾子弟決不可有任何反對大漢或助你篡位者。今吾欲問文龍,若你得誌,斬盡奸佞,是廢天子還是保天子?廢天子則長文不可去,若保天子,我便允諾長文隨你去,令他對你矢誌不渝。”

    陳龍聞言,心中泱泱不快。但是,這些東漢末年的大家族,無不是保皇派。正史中荀彧鬱鬱而終,不正是因為看不慣曹操飛揚跋扈,不保大漢皇權?陳龍沉吟半晌,想起了日本對待天皇的政策,名義上保留了皇權象征,不失為一條出路。於是再次施禮道:“吾從未有篡位之心,天日可表,今日在老祖麵前,吾願立下重誓,若將來吾稱帝,願五雷轟頂而死。然天子可以保留權位,大漢可以保留稱號,但權力必須收歸政治協商會議,由天下人治天下。老祖以為然否?”

    陳寔聞言,微微點頭,本來嚴肅的臉龐居然擠出一絲微笑道:“既然如此,長文得其主矣!不廢驅馳!”陳龍和陳群都是大喜過望,雙雙跪在地下磕頭道:“多謝老祖體恤之情!”

    那老祖笑逐顏開,臉上盛開了一朵菊花,巍巍站起墩了墩拐杖,對陳紀道:“今後文龍的事,就是我們的事。家裏的資材,我意拿出五十萬兩,讓文龍帶回零陵,也是天下百姓的福祉。”說罷,站起身飄然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