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八十四章 玄德野望(2/3)

作者:東車君字數:8128更新時間:2019-01-11 04:43:45

    這白黑綠三人,正是久違的劉關張。兄弟三人兜兜轉轉,曆盡艱險,始終不離不棄。張飛散盡家財帶出來的幾百子弟兵,也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劉備是有夢想的人,到處去借兵,以實現自己的野望,卻顛沛流離,說不盡的前路艱難。這回在公孫瓚處落腳,算是時間很長了,但可惜公孫瓚被袁紹壓製的苦不堪言,劉備一直在觀察,自己是否應該去投靠關係還算不錯的袁紹袁本初。

    自從上次與陳龍在鄴城一別之後,領著兩個兄弟,舉義兵,鬥黃巾,投靠校尉鄒靖,好不容易因功當了安喜縣尉,手下有了近千人追隨。但實力太過弱小,在大軍閥夾縫中無法生存,隻得先後投靠袁術、孔融、韓馥、王門、公孫瓚等人,現在又在考慮投靠曹操或者袁紹以自保。可以說一直過著寄人籬下、顛沛流離的生活,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哭了多少場,卻從來都是無怨無悔,隻因胸中揣著當絕世英雄、匡扶天下的夢想。這些人雖對劉備禮遇有加、甚至以大事相托,但是幾乎對其都抱有戒備之心,恐怕被這位胸懷“匡複天下”之大誌、身藏經天緯地之韜略的當世皇叔所取代。

    劉備幼時家貧,朝中無人,隻能靠軍功累積做下級武官,靠商人大戶的資助召集千餘人部曲。這時候身在匪亂最重的中原,朝廷聲威尚在,各地勢力已經劃定,劉備聲名不顯又沒人提攜,想得到一塊安身立命的地兒勢比登天,素有英雄之誌的劉備這時候投奔了師兄公孫瓚。公孫瓚雖然接納了劉備,但隻想把劉備當槍使,用來對付冀州牧袁紹。當時公孫瓚在遼東、遼西一帶威名赫赫,袁紹四世三公,坐享韓馥之地,擁兵百萬霸淩於天下,幽冀二州就讓這雙雄平分了,河北名士是不會下注在劉備這個卑微的安喜縣尉身上的。

    外來之士,更加未必知道有劉備這麽一號,劉備當時隻能想盡辦法勤政愛民、收拾人心,身卑人下,抱負不得施展,身心痛苦可想而知。孔融向劉備求救那次,劉備受寵若驚,一句“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透露多少卑微、悲涼和可憐。即使兩位賢弟關羽、張飛都是萬人敵,劉備這隻雀鳥卻始終不得展翅高飛。

    劉備一左一右拉著兩隻耳垂,這是他思考時的一個習慣,漸漸拉的自己大耳垂肩,倒成了皇叔的標致。身邊站著的關張二人對望了一眼,都看出對方眼神中的無奈,知道大哥又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

    劉備如今與田豫打的火熱,目的當然是拉出自己的一塊根據地進行割據。但他不敢讓田豫看出自己的野心,否則可能雞飛蛋打,所以拚命掩飾著自己的野心,而城裏的部隊,也始終掌控在田豫的手裏。

    劉備苦思無計,隻得開始考慮再次轉移陣地,尋找機會。北方群雄,自然是曹操和袁紹最為強盛,自己兄弟三人投靠,不失為偏將軍,但恐怕無法實現自己的野望。徐州陶謙、青州孔融,都是文臣,始終比較暗弱,倒可能大有機會取而代之。隻是自己兵微將寡,地位低下,怎麽才能踏上人家的門檻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