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2/2)

作者:東車君字數:5872更新時間:2019-01-11 04:44:06

    墨家“尚同”理想,主要是指以“仁義來統一下”,希望把賢人政治推廣到全國,讓賢能之人做各級正首,作為下級的楷模,從而達到社會穩步發展的目的。尚同思想從基本內涵是自下而上,逐級統一思想和行動,即在集中的指導下發揚一定程度的民主,這裏基本反映了墨子主張集中統一,墨子主張尚同,但並不主張在下者無條件地服從在上者,同其上的前提條件是:在上者必須是大家公認的賢者,而且必須了解下情,順從民意。

    想當官就要樹立良好的官德,以自己的優良品行和實際行動,為世人百姓樹起楷模,影響和扭轉社會不良風氣。

    《墨學》中的《兼愛》篇,就是墨子門徒對其演講所作的記錄,兼愛理想貫穿於墨子的全部學,也是墨子終生的熱忱和執著追求。墨子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社會大動『蕩』,大改組的時代,墨子學的主旨是為醫治各種社會疾病開出良方,在他看來,社會上之所以出現各種弊端,其總病根在於人們之間“不相愛”,“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傲賤,詐必欺愚,凡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來實現因而把所影有道者勸以教人”,他還形象地把人受教育比喻為染絲,人通過教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人生下來。善少惡多,隻有通過教育培養才能成為對社會服務的有用之人。總的來在他看來,“教育是興萬民之利,除萬民之害”的有效手段,他一生身體力行,以身施教,以自己執著精神蠢言傳身教達到“從屬彌眾,弟子彌半”。墨子的一生把廣大平民教育對象,為實現其“興利除害”的社會抱負,從育人出發,為改造社會奠定基礎,他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主張教育平等,受教育平等,被舉薦平等,要打破傳統“宗法”等製度,給人民群眾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和機會。

    墨家軍事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非攻”。墨家的這種軍事戰略與戰術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兼相愛、交相利’’思想基礎上的。“非攻”的主旨是反對攻伐掠奪的不義之戰。墨子認為,當時進行的戰爭均屬掠奪『性』非正義戰爭。在墨子眼裏,兼愛可以止攻,可以去『亂』。兼愛是非攻的倫理道德基礎,非攻是兼愛的必然結果。

    但是,盡管有如此多精彩絕倫的思考,墨子還是把事情看簡單了。在他那裏,人民群眾似乎隻有物資需求,沒有精神需求;隻有經濟利益,沒有政治利益;隻有物質文明,沒有精神文明。什麽思想權利、言論權利都可以不要,因為非如此而不能“尚同”。“君權重於民權”,人民群眾將思想言論的權利交給統治者,自己隻承擔反映情況提意見的義務,這就是墨子的主張裏最大的敗筆,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陳龍走出墨門的那一刻,史渙也回到了曹安民的身邊。曹安民消瘦的身影撚須而立,似乎能洞察一切,史渙心裏微微惶恐,自己該不該把陳龍放過自己的事情全盤相告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