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2/2)

作者:東車君字數:4434更新時間:2019-09-24 13:12:45

    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秦嶺重要的軍事地位,自古以來秦嶺都是重要的軍事通道,兵家必爭之地也。穿越秦嶺主要有五條道路,自西向東分別為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它們和穿越大巴山的四條通道的排列組合,構成了古代穿越川陝的主要通道。

    在這五條通道裏,或真或假流傳著許多千古戰爭名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或叫 “明出子午,暗度陳倉”, 乃是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麵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從側麵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略定三秦,劉邦倚據富饒、形勝的關中地區,便可以與項羽逐鹿下了。

    《三國演義》裏魏延的子午穀奇謀,因諸葛亮用兵曆來謹慎,不願意輕兵犯險而未告成功,曆來的兵家和愛好者都對這個奇謀被否決感到非常可惜。實際上子午穀路線確實是最近最快的路線,當時長安城駐防的魏軍人數不過數萬,魏延隻要能奪取武關、潼關等軍事要塞,堅守待援就有可能實現其戰略目標。若是諸葛亮得了長安,則將與大魏國展開真正的下之爭。但這樣做的風險無疑也是巨大的,隻要一支勁旅阻塞子午穀通道,魏延將死無葬身之地。因此,由於後援和盟友的不穩定,諸葛亮最終還是選擇了緩慢而穩妥的祁山道,去拿下水,徐圖長安,最終失敗。

    其後的中國曆史,被北方遊牧民族多次蹂躪,產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抗金、抗遼、抗元故事,秦嶺都是一條抵抗外族侵略的重要防線。南宋依靠吳玠、吳璘死守秦嶺防線,領導和尚原、仙人關戰役粉碎了凶悍的金軍南犯四川、順流東下的戰略意圖,才穩住了政權的陣腳,就是得力於南宋名將張浚因勢利導,為了增強邊防而延邊設立的武休關、仙人關和七方關三座關隘,成就了著名的三關防禦。其中仙人關因為北通吐蕃,西通蜀症漢中,東連岐渭,最為險要。三關之外,又有五洲,即階州、成州、鳳州、西和州、水軍,在南宋基本失去了秦嶺以北關症陝北等地的地緣背景下,三關五州事實上也就成為南宋川陝戰區抵禦敵軍南下的前線,號稱蜀口。

    明末崇禎九年,高迎祥率軍出漢中,折回陝西,謀攻西安,至黑水峪遭明將孫傳庭伏擊,戰敗被俘而死。而高迎祥的軍隊正是在魏延提議過的子午道黑水峪一帶被孫傳庭一舉殲滅,可見魏延的戰略也不見得就能一舉成功,功敗垂成的可能性更大。

    陳龍和鍾會兩騎沿山路狂奔,地勢高低起伏,遠遠望見秦嶺主峰太白峰,鶴立雞群般俯視渭河平原。沿路奔馳多時,終於上了一個山地平台,發現了呂常留下的記號,還發現了一輛廢棄的馬車。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