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一十章 吳下阿蒙(2/5)

作者:東車君字數:15638更新時間:2019-09-24 13:12:57

    建安十三年,孫權采納將軍甘寧建議,發兵進攻夏口,呂蒙隨軍出征。江夏郡太守黃祖下令用蒙衝戰艦封鎖沔口,用大棕繩係巨石為錐以固定艦位,上有千餘人用弓弩交『射』,封鎖江麵,吳軍進攻受阻。孫權命偏將軍董襲、司馬淩統各率百人敢死隊,身穿重鎧,乘大船衝抵蒙衝艦旁,董襲揮刀砍斷棕繩,戰艦順水飄流,孫權軍遂溯流而進。黃祖見孫權兵來,急派水軍都督陳就率兵反擊,呂蒙統率前鋒部隊,身先戰陣,一刀將陳就斬落長江。孫權軍乘勝水陸並進,包圍夏口城。孫權督軍猛攻,克其城,並屠之。黃祖隻身逃竄,被將馮則追斬。此戰,孫權大獲全勝,一舉殲滅宿敵黃祖,占領江夏地區。戰後論功,孫權言道:“此戰功成,俱賴先斬陳就。”遂提拔呂蒙為橫野中郎將,並賜錢千萬。

    建安十三年十月,呂蒙跟隨周瑜、程普,在赤壁大破曹『操』,曹『操』引敗軍北歸,留曹仁等駐守江陵。孫權命周瑜、程普統兵數萬,與曹仁隔江相持。相持不久,周瑜欲奪取江陵,先派甘寧襲取上遊的夷陵城,意圖對江陵形成側背威脅。於是,曹仁分兵圍攻甘寧,欲奪回夷陵。甘寧向周瑜求援,諸將擔心兵少,如救援夷陵,則造成江陵空虛。呂蒙對周瑜、程普道:“留下淩公績,我與您一道,前去救急解圍,按情勢不會要太多的時間,我保證淩公績能固守十。”接著又獻策,勸周瑜派三百人用木柴把本來險峻的山路截斷,當敵人逃跑時,我方就可獲得他們的馬匹。周瑜采納了他的建議,親率主力馳援夷陵,大破曹軍於夷陵城下,所殺過半。曹軍乘夜逃走,途經木柴堵塞的險路,無奈,騎馬者皆棄馬徒校周瑜、呂蒙驅兵追趕截擊,獲得戰馬三百匹,以致軍威大振。隨即回師渡江,進軍北岸,構築營壘,向江陵發起進攻。此時,孫權為策應周瑜攻勢,派兵包圍合肥。曹仁由於孤軍無援,在近一年的交戰中屢戰失利,損失慘重,遂被迫放棄江陵城,退往襄陽。周瑜占領江陵,被孫權任命為南郡太守,控製了長江中遊地帶。呂蒙再度因功遷為偏將軍,兼任尋陽令。

    周瑜病死,魯肅接任。魯肅到陸口,途經呂蒙駐地。魯肅為一代儒將,認為呂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輕視他。孫權對魯肅道:“呂將軍功名日益顯赫,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您應當去拜訪他。”於是魯肅孤身一人,到大營拜訪呂蒙,呂蒙設酒相待。酒到酣處,呂蒙問魯肅道:“您受重任,與關羽鄰接,將要采取何種策略,以防止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呢?”魯肅倉猝回答:“臨時看情況辦。”呂蒙:“現在孫、劉雖然是一家,但關羽實在是個如熊虎一樣的將領,怎麽不預定計謀呢?”於是,呂蒙詳盡地分析當時的利害。魯肅聞後大驚,越席而起,靠近呂蒙,親切地拍著他的背,讚歎道:“呂子明啊,我真沒想到您的才能謀略竟達到了如此程度。”還:“以你如今的才略,已經不再是吳下阿蒙了!”呂蒙:“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兄長知道這件事太晚了啊!”從此,二人結為好友,過從甚密。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親率十萬大軍進攻孫權,進至濡須口,攻破孫權軍江西營寨,生擒都督公孫陽。呂蒙隨孫權統領七萬部眾抗禦曹『操』,多次獻奇計,勸孫權在夾水口建立船塢,防範敵兵,精到細密。後曹『操』遙望孫權的軍隊,見陣容威嚴,布防嚴密,慨歎:“生子當如孫仲謀。”遂不敢輕易冒進。適值長江春訊將至,孫權寫信勸曹『操』盡速撤兵,曹『操』也審時度勢,主動撤軍而回。

    建安十九年,曹『操』為充實軍糧,派廬江太守朱光在皖城地區屯兵耕地,種植稻穀。又派間諜招降鄱陽一帶的強盜頭目,作為內應。呂蒙認為“皖縣田地肥沃,如果糧食豐收,他們的兵員就會添增,這樣一連幾年,曹『操』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應該早點拿下皖縣。”孫權采納了他的意見,率軍沿江而上,進攻皖城。朱光收聚部眾據城堅守。孫權問計於諸將,諸將欲修築土山,添置攻城器具。呂蒙道:“製造攻城設備和堆土成山,須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時,敵人城防已經鞏固,援兵必定到來,我們將不能奪得皖城。況且我軍乘雨多水大而來,如果曠日久留,大水必定漸漸退走,我們回兵的道路會遇到困難,我以為那是很危險的。現在看來,此城不會十分堅固,我三軍士氣高昂,四麵齊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後趁大水未退而回軍,這才是大獲全勝的策略。”孫權采納了這一建議,呂蒙舉薦將軍甘寧為升城督,率領精銳士卒,從拂曉發起猛攻。呂蒙擂鼓助威,甘寧身先士卒,呂蒙以精銳緊隨登城,僅一頓飯時間,就將城攻破,生擒朱光,俘獲數萬人。駐守合肥的曹魏大將張遼得知皖城告急,急忙率兵馳援,至夾石一帶風聞皖城已失,隻好無奈退兵。此戰呂蒙功勞最大,孫權重加獎賞,任命他為廬江太守,所俘獲的人馬也都分給了呂蒙,還特賜他尋陽屯田六百戶,官屬三十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