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一十一章 智激孫權(2/3)

作者:東車君字數:8200更新時間:2019-09-24 13:12:57

    正史中,孫吳創業之初,征服江左,得遇良臣張昭張子布。張昭內鎮群臣、外撫百姓,被孫氏集團倚為吳國之柱石。但在赤壁之戰前夕,張昭卻力主降曹。可以想象以當時張昭在江東的威望,他的這個做法給江東政局帶來了多大的震『蕩』。在他的影響下,東吳朝臣紛紛主降。幸而孫權在周瑜、魯肅的勸諫下,與劉備聯合,在赤壁大敗曹『操』,一舉奠定了下三分的局麵。

    然而赤壁大戰之後,孫權對張昭卻是一如既往的敬重,其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大家知道張昭之所以主張投降曹『操』,是真正為了江東百姓考慮,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他決不是因為畏懼曹『操』八十萬大軍而主張投降,在他眼裏最重要的也永遠不是孫氏家族,而是江東百姓。

    從張昭剛開始他出山輔助孫策開始,他的目的從來就不是幫助孫策爭霸下,而是為了江左的百姓。當時江東軍閥割據,百姓苦於戰『亂』流離失所,而此時孫策領兵渡江,張昭在孫策身上看到了結束江東戰『亂』的希望。於是出山盡誠輔佐,幫助孫策完成了江東的統一大業,終於給江東百姓在“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亂』世中帶來了吳越數十載安寧。

    曹『操』乘官渡之戰餘威而直下江東,孫曹兩家表麵上力量懸殊,戰則江東生靈塗炭,降則下一統、六合為一,不僅江東士眾可得以保全,甚至太平盛世亦旦夕可望,正是出於這樣的考量,張昭最終決定降曹,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張昭的意見被采納,那麽中國的大一統是不是會盡早到來呢?

    孫權罷,默默看著孔明,孔明不知從哪裏變出一方鵝『毛』羽扇,邊搖邊道:“這二月就這樣熱!來,喝茶!”孫權不由啞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隻聽孔明對著艙口道:“來呀,送客!”。

    孫權大驚之下,站起身道:“孔明何出此言?”

    諸葛亮微微冷笑道:“既然仲謀認為子布之言有理,你孫氏死活,卻與我青龍軍何幹?待曹孟德打破江東,我主陳龍也奪得益、涼二州,可各占下之半。到時候厲兵秣馬,與曹孟德決戰中原,勝負尚未可知。卻不知仲謀投降孟德之後,與某家可還能戰場重逢?既然仲謀把曹孟德當了主公,到時候各為其主,休要手下留情!”

    一番話得孫權滿臉通紅,身後淩統、呂蒙右手都按上了劍柄,甘寧、黃忠立刻起身,雙方竟然是劍拔弩張,諸葛亮微笑著揮了揮羽扇,甘寧、黃忠等微微後撤,隻聽諸葛亮笑道:“聽曹孟德喜歡人『婦』,卻不知投降之後,伯符和公瑾的夫人肯獻與曹公否?”

    此言一出,孫權大怒,倉朗朗一片寶劍出鞘的聲音,卻是呂蒙、淩統、甘寧、黃忠四人對峙,孫權舉劍指著諸葛亮道:“黃口兒,何敢辱我孫家之甚?”

    兵刃磕碰的聲音,立刻引起了艙外守兵的注意,一群青龍軍湧了進來,被諸葛亮羽扇揮退。諸葛亮緩緩道:“真正能羞辱你孫家的,恐怕不是我,而是你們孫家自己啊。”一句話的孫權深思起來,有個成語叫自取其辱,難道諸葛亮就是此意?

    諸葛亮用羽扇壓下黃忠手裏的寶劍,指著呂蒙和淩統繼續道:“曹孟德曆來重視人才,若是呂司馬和淩校尉兩個投降曹『操』,以他們的才幹,肯定還能當個將軍,得到重用和提拔。孫策將軍武功蓋世,我想投降了也能混個將軍吧。至於仲謀你,聽曹孟德很想認你當個義子呢。他經常對人家,生子當如孫仲謀!我幾個兒子都不如孫仲謀啊!”孫權哪裏還聽不出來,諸葛亮語帶諷刺,不過這次卻沒有發作,寶劍緩緩垂下,孫策若是投降,與呂蒙等昔日手下一起服侍曹『操』,還要臉嗎?江東人人都可以投降,唯獨孫家不能投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