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章 學廚師(1/2)

作者:馬家秀才字數:5518更新時間:2019-01-11 11:40:52

    我在走之前算好了日子,所以我在上課的時候剛好是單月的一號。第一節課老師給我們發了幾本關於烹飪的書,並講了烹飪這一行業的起源,曆史和特點等諸如此類的長篇大論。

    我們的老師是一個個子很高的黑瘦男子。他是一位高中生,字寫得很好。聽別的同學說,他是我們南陽的名廚,技術挺不錯,是校長花了高薪聘請過來的。

    我們那個班大約有二十幾個學生,有來自我們南陽地區各個縣的,卻沒有我們新野的老鄉。其中,那校長的小兒子也和我們一起學。

    在講完了一些烹飪的基本原理後,老師告訴我們,在正式學炒菜之前,現免費送給我們一項技術——做麵食。做什麽麵食?炸油條。

    本來對於一個以麵食為主的省份,我們河南人大部分都會炸油條,根本不用來廚師學校。但我不會。我跟你說過,我從小嬌生慣養,再者父母隻想著我能考上大學,出人頭地,所以不讓我學這些東西。

    直到從高中輟了學,這些平常看起來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到了我這裏就都成了大事。一般情況下,炸油條需要先提麵。

    提麵可是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的,否則不是麵太硬就是容易水化,炸出來的油條要麽硬邦邦的,要麽太軟。我們一家就我不會提麵。每逢過年過節家裏想炸油條時,我隻給他們打下手。

    但是,我們在家中炸油條隻是“會炸”,從來沒有理論作指導。而在廚師學校就不一樣。它會把炸油條的方法,步驟用文字描述出來,而且描繪得有聲有色,什麽麵用多少,水用多少,白礬加多少,鹽加多少,都有明確的比例。

    這種描述對我寫作有幫助,因為我可以從中學到描寫的技巧。

    我在家不會炸沒有基礎,現在突然要麵對這種技藝,對於我來說,無異於一種挑戰。還有一條就是,我們二十幾個學生隻能有一個學生有動手的機會,其他人隻能在一邊看。

    有個成語叫“眼高手低”,一種技藝,你如果隻在旁邊看而不去實踐就能學會,我真該稱你為天才。

    我們那位老師總是讓一位來自鎮平的白淨小夥子教我們實踐。因為他在家本來就是廚子,先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再學學理論,那技藝就更加高超了。

    但是,我們這些先前的門外漢要進入這一行卻顯得那麽難。

    麵食課講完,我還沒怎麽學明白,已經正式學炒菜了。剛開始也跟學麵食一樣,老師先向我們講了一大套理論。

    從他滔滔不絕的講述中,我知道了什麽是中國的四大菜係,以及四大菜係的口味是:南甜北鹹,東酸西辣。我們河南菜是從四川菜演化出來的,被稱為川豫菜。就是川菜的一些特點再加上河南地方上的一些口味,合稱川豫菜。

    因為我畢竟上過高中,理解能力還可以,所以吃透這些理論根本不用浪費太大的心思。但一遇到實踐就麻煩了。

    要當一名廚師,首先要過的一關就是刀工要熟。熟到什麽程度?切菜要快,切出來的菜要大小均勻,片的厚薄要一樣,丁的大小要一樣,絲的長短粗細要差不多一樣。

    老師告訴我們,做炒三絲時對土豆絲的要求是要把土豆絲切的像火柴棍一樣,而且中間不許粘連。我們就問他能不能熟練到那種程度。

    那老師就當場向我們演示了一番:隻見他將兩隻手的袖子輕輕挽起,露出手腕來,然後拿起一個上下左右前後都均勻的土豆,現在下麵花了一薄片,然後將被劃的一麵放在砧板上,開始切起土豆片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