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9章 提婚(1/2)

作者:馬家秀才字數:5612更新時間:2019-01-11 11:41:33

    她這個樣子,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正不知該如何是好時,鳳蓮出來了。她剛才暗紅色的上衣換上了一件鵝黃色的鴨絨襖,看後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鳳蓮出來後,她母親就跟我說:“孩子,你先在這裏坐坐,我去做飯去。”說完,就走了。那鳳蓮的父親不知什麽時候也已不見了蹤影。

    “他大概是去幫忙生火了吧。”我想。那鳳蓮就坐在靠她家山牆邊的一張椅子上,一邊拿起身邊一個鞋筐裏麵的不知是誰還沒打好的毛衣一邊和我聊天兒。

    我們聊起在澄海分別後各自的情境,以及以前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頓時倍感親切。而我也罷把與自己父親鬧僵的那些煩惱事暫時拋到了腦後。

    因為去鳳蓮家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左右,等我吃過飯,已經是兩三點鍾,如果要趕回家,來得及是來得及,可是回家後天一定很晚。再者,我是出來散心的,也不想那麽早回去。

    有了這個想法,我就沒有表現出要走的樣子。而是在飯後和鳳蓮以及其父母聊起天來。她父母當然會問我和鳳蓮是怎麽認識的以及我家是哪裏的,父母是否還健在,兄弟姐妹幾人之類。

    除此而外,那鳳蓮的父親又和我聊起戲劇。讀者都知道,我先前在小瑞家時,那小瑞的父親也和我聊起過戲劇。

    但是,那小瑞的父親不識字,懂戲是懂戲,可是處於似懂非懂之間,他往往分不清李淵是唐童(李世民的昵稱 )的兒子,還是唐童是李淵的兒子,有時還會把海瑞說成清朝。

    可是,那王鳳蓮的父親卻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加之他又在地方上看了不少戲,所以對每一出戲劇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比如他在說到每個朝代的忠臣和奸臣時就說:“人們都怪奸臣太壞,其實細想起來,有些時候忠臣和奸臣發生矛盾倒是忠臣先惹了奸臣。比如楊家將中楊家和潘仁美的矛盾。

    要不是楊七郎先殺了潘仁美的兒子潘豹,那麽潘仁美可能也不會公報私仇,對楊家下手。”

    我一向不是一個隨聲附和的人,就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有句俗話叫做,‘正邪不兩立,’即便沒有楊七郎打死潘豹的事,那潘仁美照樣會害楊家。

    因為那楊家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一天天比他高起來,他產生了妒忌心。不過,妒忌心和殺父之仇比起來,確實是小巫見大巫。如果楊七郎不殺死潘豹,那麽潘仁美可能也會害楊家,不過可能沒有那麽狠,而且也不會專門針對七郎。“

    然後,我們又聊起其他的戲劇,我照樣能提出一些不同的觀點。我們爺倆越談越投機,那老人家喜歡我喜歡得了不得!

    那王鳳蓮的母親在一旁卻顯得極不耐煩,不住地向老伴遞眼色。可是,那王鳳蓮的父親卻好像連看都沒看見她一樣。

    我們兩個的談話好不容易告一段落,那鳳蓮的母親終於插上了一句嘴:“孩子,你成家了嗎?”“沒有。”我說。

    那王鳳蓮的母親一聽說我沒成家,頓時眉飛色舞,慌忙用手拍了一下老伴,又遞了一個眼色。那鳳蓮的父親此時才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慌忙站起身來。

    然後,兩個人走進裏間交頭接耳了一番,一起又走出來了。那鳳蓮的父親先對我說:“孩子,你先在這裏,晚上不要走了,我去和幾個牌友打牌去了。”“好吧。”我說。

    我就站起身來準備送他。那伯父擺了擺手,我就又坐了下來。我的屁股剛剛碰到椅子上,那伯母又對我說:“孩子,我也要看戲去了,你和鳳蓮你們在一起聊。”說完,她也出去了。

    其實,我和鳳蓮也沒什麽好聊的。該聊的我們都聊了一個上午了,我想和他她聊戲劇,可女人天生對曆史不感興趣。假若聊文學,我又怕她不愛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