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五十一章 財政問題(1/2)

作者:深藍的國度字數:4476更新時間:2021-01-21 18:47:55

    兆豐總會的包間裏。

    周坲海端著一杯紅酒正在說話,左邊的沙發坐著頭號心腹嫡係,汪偽政府的組織部長梅司評,潘三省坐在右邊的沙發,對麵則是坐著許睿陽和仼吉。

    “新政府剛剛成立,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但是稅收卻還沒有完全歸攏,財政部的這個家,實在是難當,我現在每天看到申請費用的報告,核銷費用的單據,感覺頭都要炸裂了。”

    “特工總部現在發展的速度太快,實力也是急劇膨脹,一個月的經費居然需要百萬法幣之多,看得我有些心驚,仕群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我們財政部一個月才有多少收入?”

    “就拿關稅來說,日本人除了撥給新政府四千萬法幣,別的關稅餘額都在正金銀行存著,直到四月二十四日,我才領到第一筆關稅一千五百萬,鹽稅,一個月就一百多萬元,統稅,滬市的統稅還在日本人手裏掐著,四月到六月的數字也就一千多萬。”

    “我用每月兩千多萬元,要支撐中央政府的開支、蘇浙皖和鄂省的政府開支、軍隊的開支,也就勉強維持,實在是有心無力。”周坲海說道。

    事實真的如此嗎?不,這裏麵實際上是有玄機的!

    這才剛剛六月份而已,在汪偽政府成立的初期,吃財政的政府機構和軍隊還不是很多,經過幾個月時間的運作,雖然開支很大,卻也有了固定收入,不是說特工總部能把財政拖垮,而是周坲海故意向日本人哭窮,也是變相限製特工總部的實力。

    周坲海的閑談中,汪偽政府目前的財政收入分為三塊,第一塊是關稅,第二塊是鹽稅,第三塊是統稅。

    在汪偽政府成立初期,財政部掌握的資金,完全是依賴關稅結餘,就是俗稱的關餘。

    關稅主要指的是滬市江海關所征收的關稅,甚至可以上溯到清朝時期義和團運動,導致八國聯軍事件的庚子賠款,從那時候起,海關就把持在西方列強的手裏,由外國銀行作為關稅的保管機構。

    直到民國成立,才陸續收入海關權力,關稅也成為山城政府各項外債的擔保,但海關的行政權力,始終掌握在英國人的手裏。

    從日軍占領津城開始,海關的英國人屈服於日本的壓力,把所得的關稅扣除外債擔保部分和海關行政費用,其餘的均交給日本的正金銀行保管,而滬市淪陷後,日軍就向英國人施加壓力。

    民國二十七年的五月三日,英國人與日本締結非法協議。

    英國人同意把日軍占領地區的關稅給日本正金銀行,匯豐銀行把民國二十六年九月後庚子賠款的日本所得,轉移給日本正金銀行。

    日本答應把關稅中各國外債的款項交給英國人掌握的總稅務司,優先扣除海關行政經費和各項開支。

    而實際上,日本當時隻是說得好聽,並沒有履行承諾,以上的外債賠款都是由山城政府來償還的,到民國二十八年,大約一億五千萬的關稅被日軍侵吞了,轉為軍費。

    梅機關給汪經衛等人的活動經費,還有特工總部的經費,都是從這筆錢拿出來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