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一十五章 糧食買賣(1/2)

作者:深藍的國度字數:4272更新時間:2021-06-12 19:15:47

    滬市的糧食價格變化之快,簡直如同大堤決口一般飛速的上漲,在二月底的時候黑市還是每石大米兩百多元法幣,但是進入三月以後,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米價居然翻了三倍之多。

    三月九號的時候增加到每石大米三百元法幣,十四號的時候增長到每石大米四百元,十五號的時候就成了每石大米六百元!

    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呢?就目前滬市工人的工資來說,也不過每月才四十多元,按照黑市的價格算起來,辛苦一個月賺到的血汗錢,買不到七斤大米!

    汪偽政府給滬市老百姓配發平糶米,以此來平抑物價,可三月份平糶米的配發是什麽情況呢?隻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杯水車薪!

    按照規定,滬市的市民每人每周能夠購買一升大米和一升碎米,大米每升兩塊錢,碎米每升一塊七毛錢。

    一升的容量單位大米,大致略等於一斤半的重量,也就是說,每人每周隻能買平糶米三斤,就這點米喝稀飯都不夠,更別說是吃個半飽。

    之所以滬市發生糧食價格暴漲的原因,在場的人心裏都很清楚,主要的原因是日軍對華中地區的糧食掠奪下手太狠了,切斷了滬市糧食的來源,而且因為戰爭的緣故,洋米無法進入滬市。

    江南蘇浙皖三省幾個重要的產米區,被劃做是日軍的軍糧征收區,大部分的大米,都運到了日本或者是充作派遣軍的軍糧,日本人也是以吃大米為主食的,輔助以麵食作為補充。

    其次是蘇浙皖三省也遇到了百年難遇的南北大旱,大米的產量急劇下跌,實際上老百姓自己吃都不夠。

    再就是各地政府和清鄉委員會的搜刮掠奪,還有黑心商人的投機,日本商人私下販運大米到華北和華南淪陷區出售,以此來牟取暴利等等。

    川本芳太郎自然知道許睿陽買米,不隻是為了保障警察的生活,這隻是個借口而已,恐怕這家夥是要販賣糧食,這時候手裏隻要有糧食,坐在家裏都能賺到豐厚的利潤。

    警察有專門的配給米標準,勉強也能維持生活所需,還不至於說是和老百姓一樣,達到餓死人的地步,這可是維持統治的暴力工具,不管是警察還是保安軍,是必須首先解決的群體。

    但他也沒有製止這種行為,日本商人做這種買賣的不在少數,而那些人賺到的錢,他是一分錢也得不到的。可許睿陽不一樣,光是這家白俄社交會館每個月的分紅,就讓他撐得打飽嗝。

    塚本清和長光捷誌自然更不會反對,許睿陽賺到錢,等於是憲兵隊賺到錢,他們自然會有一筆好處。

    “您說的很對,我也有這樣的打算,準備籌集一筆資金用於囤積糧食,但也擔心這樣的舉動不被理解,容易引起一些人的非議,被扣上囤積物資、謀取私利、破壞市場秩序的罪名。”許睿陽笑著說道。

    “你打個報告給我,我用特務部的名義準許你儲備一定額度的大米,然後開具糧食移動許可證明,憲兵隊方麵就由特高課來辦理,你和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的關係也不錯,把糧食放到海軍陸戰隊的管區,這樣就沒有問題了。”川本芳太郎想了想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