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3節(1/3)

作者:長白山的雪字數:7932更新時間:2020-10-13 04:44:20

    是比不上太陽曬出來的顏色好,少了那麽一種通透的感覺,顏色有點發暗。

    又過了兩天,參地裏的水也消了,誌新和誌明趕緊的去忙活參土,再不趕緊弄出來,今年的棒槌就好栽不上了。

    八月二十二,文翰回來了,不過,並沒有考過。他們這次去的幾個人,全都沒考過。大家自然是要勸文翰了,都說他還小呢,才十五歲,哪有這麽小就能考上秀才的?

    文翰也明白自己有些太急了,定了定心思,然後又回鎮上念書去。

    嶽掌櫃派人過來,送來了兩塊用柞蠶絲織出來的綢緞,很厚實,顏色也不錯。來人說道,“我們老爺說了,這柞蠶絲非常好,比桑蠶絲也差不了太多。還請許家二姑娘明年一定要多養一些,不管有多少,我們全都要了。”

    這可是個好消息了,隻要柞蠶絲能夠賣的出去,靜涵也就能夠放心大膽的樣柞蠶了。這裏適合養殖柞蠶的地方很多,要是可以形成規模的話,以後也不用光指著人參了。再者,這些可是不用男人們出什麽力,女人就可以幹。就當做是一項副業來做,每年也多少能有些進項的。

    “這位小哥兒,請您回去告訴嶽伯伯一聲,明年我會再多留一些種繭的。隻要嶽伯伯那裏有銷路,這邊我會盡力供上貨的。”靜涵趕緊表態。

    那人得了靜涵的話,就告辭走了。

    陳氏看著家裏的這三個小女娃說道,“這樣,你們養柞蠶掙得銀子,奶奶一文都不動,留著給你們攢嫁妝。靜涵和靜婉也都十一歲了,該是準備的時候。另外你們以後去山上撿的那些東西,奶奶也單獨給你們放著,到時候賣了錢,全都給你們留著。咱家的日子現在也緩得開,不必像以往,一文錢也得算作公中的。靜涵啊,你認識字,以後每次交到我這的錢,都寫個賬。等到你們用錢的時候,咱們好好把錢對好了,然後給你們用。”陳氏這個老太太,跟別人真的不太一樣,人家恨不得往手裏使勁的劃拉錢,她卻不一樣,從來不願意占兒孫的便宜。

    靜涵明白老太太的脾氣,也就不再堅持了,“奶奶,你說咋辦好咱就咋辦。反正都是這個家的錢,肉爛在鍋裏。要是以後家裏有啥用處,盡管用就是了,不用考慮我們。”靜婉和靜嫻一直都是聽靜涵的,所以靜涵就代表這兩個人說了。

    農家無閑時,秋天裏更是忙碌的很。一直到九月之後,棒槌全都栽完了,這才算是略微清閑了些。靜涵當然不可能閑著的,她又要開始擺弄蘑菇了。誌新和誌明抽空又把那兩棟房子都加了一間,而且也都重新修了一下,這樣今年冬天就可以多放一些菌木了。

    今年種的那些木耳,倒真是出了一茬好的呢,木耳片大,也厚,比山上自己長的要強多了。一共收了大概能有一百來斤幹的木耳,這第一年的產量能夠這樣就很好了。那些猴頭蘑也出了一些,但是沒有木耳出的好,也就能幹二三十斤罷了。

    秋天的時候,靜涵又把冬蘑的菌種也培育了出來,不過這次就隻能把菌種先保存起來了,等明年開春再種上,要不然秋天即便把菌種進去,天氣太冷也是沒用的。

    九月下旬的一天,參場子外突然來了兩個人,原來是誌祥派的人回來送信的。今年誌祥的那位朋友在那裏做的不錯,要升遷了。已經得到準確的消息,是要回到北方的一個州,去做州同知。誌祥自然也是要跟著回來的了,這次離家比較近便,應該可以回來住一陣子了。

    老爺子和陳氏聽到了這個消息,那真的是高興的了不得。都說老兒子,大孫子,是老太太的命根子。誌祥是最小的兒子,一下子離家三年,真的是讓人想得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