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15章 瓜洲渡大軍過江(1/2)

作者:任國成字數:5226更新時間:2019-01-26 11:01:07

    “瞰京口、接建康、際滄海、襟大江,每歲漕船數百萬,浮江而至,百州貿易遷涉之人,往還絡繹,必停泊於是,其為南北之利”。

    上麵這句話說的就是瓜洲,所謂京口即和瓜洲一江之隔的鎮江,建康者南京也。

    京杭大運河在瓜洲和長江交匯,這裏也是渡江前往南京的渡口。船隊到達瓜洲就沒法再走水道了,因為瓜洲到南京這段水道水流湍急又是逆流而上,想靠行船到南京速度極慢,很多江段還必須用纖夫拉船才能前行。

    在沒有蒸汽機作為動力的年代,風帆槳櫓作為船的動力,逆流而上花費的時間要比走陸路更多。

    所以大軍會從瓜洲渡過長江到鎮江,然後在南岸經陸路前往南京,這是到達南京的最快捷的路徑。

    瓜洲作為連接長江和運河的中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築有城池在,瓜洲城周長一千五百四十三丈九尺,高二丈一尺。在城內還設有同知署、工部分司署、管河通判署等衙門。

    大軍達到瓜洲渡口,並未入城,而是徑直渡江。

    當然,渡江之前要查看對麵動靜,畢竟現在福王就在南京,焉知不會派出軍隊阻止大軍過江?

    站在瓜洲渡口,舉目往對岸望去,就見江麵足有三四裏寬,滾滾江水浩浩蕩蕩自西而來,奔騰向東。無論是江麵的遼闊還是水流的湍急,均非運河所能相比。

    在這個年代,這條寬度數裏的大江就是天塹一般,把江山分為兩半,江南江北情況迥然不同。在過往的歲月裏,就是這條大江無數次讓北方的軍隊望江興歎,止步於此。前有曹操赤壁之敗,後有南宋憑江而立保留半壁江山。

    當然,再寬的天塹再厚的城牆,隻能擋住外敵,卻從來擋不住內部的敵人。當張弘範之流的漢奸為蒙古人的先驅之時,當劉良佐李成棟之類的漢奸投降了滿韃之時,這道長江再也擋不住異族的大軍。

    當然,在這個時空,劉良佐已經被殺,李成棟等還沒有投降滿清,陳越決心不讓曆史重演,他要阻止漢人在這個時空沉淪。

    看著滾滾的江水,陳越感慨著,看著船隻在江水如同浮萍一般被江水衝擊的搖搖晃晃,陳越才知道在這個年代過江是何其不易。

    遠的不說,若是黃得功部沒有投降,而是選擇繼續支持福王和平南軍做對,就憑他那支軍隊,足以牽製自己無法渡江。若是再趁著自己渡江之時半渡而擊,等待自己的恐怕隻有敗亡之途。

    而若是江對岸有一支敵軍據守,己方的船隊恐怕也無法安然靠到對岸。

    一艘快船在江心中出現,快速向著北岸劃來。

    “侯爺,一切正常,沒有發現敵軍船隻軍隊出現。”劉能跳下了船隻,向陳越報告道。

    “那對岸的鎮江城呢,可有什麽動靜?”陳越問道。

    鎮江城內可是有守軍,誰知道他們是否投靠了福王,若是趁著船隊靠岸之時突然出城襲擊,就很麻煩。

    “沒有任何異動,城門大開,百姓出入,一切正常,並未發現軍隊活動的蹤跡。”

    “好,命令呂泰帶領五十隻大船為前鋒,先行渡江,渡江後立刻上岸,建立防線,隨時防範一切可能之襲擊。”

    陳越當即下令道,雖然知道鎮江守軍不可能敢攔截己方船隊,可行軍作戰並非兒戲,一切都得當作有敵軍進攻來部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