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5章 薪火(2/3)

作者:七月新番字數:8396更新時間:2019-06-30 04:48:58

    他相信,事在人為!

    於是陳平頗為不喜,斥道:“這是何物?”

    張氏轉過頭,她比陳平年紀略大,歲月在臉上留下了痕跡,昔日的陽武縣第一美人,如今眼角已有了魚尾紋。

    陳平對她的喜愛也漸漸淡去,上個月從碣石回來後,還以極快的速度,納了兩房妾——張氏不知,這是陳平為了給自己留在膠東,找合適的借口。

    張氏雖然氣,但卻無可奈何,失去丈夫寵愛的中年婦女,隻能把興趣轉向求神拜鬼,拜的還是齊地的神主……

    陳平發問,她便理直氣壯地說道:“此乃三山陰主,能庇護人時來運轉,妾曾向陰主祈求良人平安。如今良人升爵左庶長,是郡中大吏,不再是門客,也不必去那凶險的嶺南。妾以為祈福應驗,故在此祭祀還願,良人,你也來拜拜……”

    “荒謬。”

    陳平將妻子罵了一頓,讓她趕緊將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撤了。

    張氏十分委屈,哭哭啼啼,撤了神主塑像後,還嘟囔著道:“別人從食客恢複自由身,都十分欣喜,唯獨良人悶悶不樂,莫非是還想繼續追隨昌南侯?他去南方不帶良人,是為了良人好,是愛護你,任誰都看得出來,南方凶險,九死一生……”

    “夠了!”

    妻子越說越歪,陳平回到書房後,又是惱火,又是無奈。

    他當然明白,妻子是為了他好,與曹參一樣,張氏以為去了南方的人,多半要死在那,正在陳平免去這一劫而慶幸。

    但他又氣這女人胡說八道。

    “她懂什麽,君侯之所以將我留在膠東,是為了守住這一窟!“

    這一係列的謀劃,隻有他們二人才清楚,黑夫覺得陳平名聲太大,若三度調任,三度追隨,就算秦始皇不心疑,也會給小人口實。

    所以,便在秦始皇升陳平爵後,讓他就坡下驢,結束與黑夫的主臣關係,留在膠東做了功勞掾,相當於後世的省委組織部長。

    新的膠東郡守很快就會來赴任,但不論來的是誰,都得倚重陳平。作為黑夫的代理人,陳平掌握著膠東新政的一切,在海東商社、農家、青島港,他說話可比地方官有用多了,這是四年勞苦經營積累的人脈。

    黑夫帶走蕭何而留曹參,也是出於這種考慮:曹參已徹底投靠黑夫,擔任兵曹掾,掌兵事,與陳平這個管人事的配合,膠東的軍政,便繞不開他二人,一旦時局有變,陳平要做什麽事,也有幫手。

    陳平決定,今夜就在書房睡,他掌了燈,持筆在一張麻紙張寫下了一首詩。

    那是三年前,黑夫迎農家入膠東時,為了博得農家領袖野老好感而作(chāo)的《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當時,這首詩贏得了農家的極大讚賞,認為膠東郡守不愧出身黔首,極懂農人苦處,就此在膠東紮根。數年苦韞,在黑夫的提議下,農家種出了白菜,磨得了豆漿豆腐,還將多餘的豆子發成豆芽,這些食物,極大改善了軍隊的夥食,更漸漸開始進入民間,膠東人飯桌上的菜肴,開始變得有聲有色……

    但就在十月,陳平離開碣石時,黑夫卻告訴他:“這《憫農》,其實還有下半首,我隻示你一人。“

    想到君侯毫無保留的信任,陳平執筆的力度變大,也不再用秦篆,二十個魏國文字,躍於紙上!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