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8章 再次突破(上)(2/3)

作者:紫鋒01字數:7332更新時間:2019-06-06 07:45:20

    況且,有句話怎麽來著,哦,對了,數據永遠是抹不去的,它遠比一場比賽要“直觀”。

    若幹年後的新球迷,有幾個會去翻看比賽錄像?還不是掃一眼數據就算“知了”?

    摸到了這個人性的大勢,所以ESpN才敢這樣狂耍數據,甚至一副要把數據建立在比賽之上的派頭。

    所以,不是數據有偏頗,有偏頗的是人心啊。

    諾維茨基腰位持球,背打唐潛,一個後轉身側仰投籃。

    側仰投籃,是後仰投籃的一種進階技術,如果你仔細觀察過後仰跳投大師們的精彩集錦,那麽你肯定會發現,很多時候,所謂的後仰跳投,並不是單純的向後後仰而已。還有一部分,是向著的二十度三十度或者四十五度的側仰出手。

    這樣的投籃,無疑更加難以封蓋,因為既在後仰又偏移了原本的出手點,使防守者即便是預判出來了,那也幾乎幹擾不到這個球,更別封殺封蓋了。隻是同樣的,這樣的投籃難度更高,更考驗使用者的投籃功底和身體素質。科比在跟腱斷裂之前,也經常有這種表演,特別是三分線外的大幅度側身後仰,不僅美如畫,而且讓人沒法製造有效的防守壓迫。可要中距離側身後仰的最高頻率使用者,既不是科比,也不是喬神,他就是“德國戰車”德克諾維茨基。

    你或許會感到很稀奇,為什麽是諾維茨基?這是因為他在身高上,有著得獨厚的優勢。

    曾經有人戲稱過,諾維茨基的金雞獨立就像是從“二樓投籃出手”,出手點之高,讓防守者近乎絕望。但還有一點大家沒有注意到,那就是“金雞獨立”的後仰手段,由於起跳高度不算高,所以它的平衡性能,極其變態。除非你是喬神那種絕世身體,不然就算是科比,也不能做到諾維茨基這樣的後仰平衡性。

    為啥?一句話,人家高唄,7英尺的身高,加上金雞獨立的出手方式,他壓根用不著和喬丹科比似的,費那麽大的力氣去起跳。甚至很多時候稍微踮踮腳就行了。起跳越高,平衡性越差,這是物理定律,凡人沒法打破,所以諾維茨基在後仰跳投上的選擇性,就變得更多了起來。

    因此,更多的選擇側身後仰,就成了諾維茨基的新方向。

    為啥別人學習“金雞獨立”永遠隻有形似而無神似,關鍵點就在這裏,你沒法和諾維茨基那樣,輕而易舉進行側身後仰。為啥,還是那句話,身高和體重雙雙不足。

    你杜蘭特可不可以?他的身高臂展出手點,都不比諾維茨基差,甚至還要更好啊?為什麽他也做不出來?達不到諾維茨基這種水準?除去經驗熟練度和手感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杜蘭特的體重太輕了。諾維茨基巔峰期可以達到260磅上下的體重,杜蘭特呢?目前才堪堪230磅上下,幾十磅的體重差距,讓他沒法像諾維茨基那樣生推硬鑿。

    這幾乎是體重不足的球員,一生的痛,因為你體重提高不上去,那麽你的背打威力,可想而知。加內特就是典型,為啥他的背打方式永遠是腳步 轉身後仰?硬鑿的場麵極少?一句話,體重太,所以沒辦法像鄧肯那樣打球。而比賽進行到越關鍵,防守強度越大,無疑越靠近籃筐,進球率越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