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0章 興起(3/4)

作者:貓疲字數:9044更新時間:2019-05-22 22:11:51

    還疏通了廣州境內幾段淤積的河渠,而設立專門的水官;加固了珠江幹流的堤壩,以加強了水利灌溉效果和對河網水運方麵的利用。

    又在廣州城郊的交通要衝,建立了義軍內部的流動市場,以便各部人馬互通有無之需,

    此外,他在廣州城裏建立了專門的講習所,用來教授一些簡易的測量手段和數算原理,目前已經速成了兩批清田使者和屯田官,開始在珠江三角洲的流域內,進行清丈田畝和圈地屯田的籌備工作。

    然後,為了配套這個長期保持在數百人規模的講習所,又集中了廣州城中所有的造紙場、書坊和雕版、印刷匠人,搞出一個專屬於義軍的著作局來。

    至少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技術難題,所區別的就是思路上的那一點靈光一現而以;等到製作出陶範和銅版的活字,再采用揮發性較低的蓖麻油製作的油墨,取代傳統擴散性較大的水墨;就可以以較低的物料和人工成本,批量印刷普及性質的簡易教材和故事話本等其他挑選出來的書籍。

    甚至還由此製作出了十幾架,專門用畜力轉動數組鐵軸碾壓石板的原始印刷機,來取代這時代取代相對繁瑣而費事的人力刷版和壓製;雖然,想要達到人手一本還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事情,但是做到每隊甚至每火都有一本輪換著宣讀和使用,卻還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宣布重新開發海禁而鼓勵與通商往來,然後主持大型的拍賣活動,將那些積壓在手中各種物資,連通義軍所繳獲的許多大船隻,分門別類的處理給城內殘餘的海商們,然後以分成和減免船稅為代價,鼓勵他們多多拉攏和吸引域外的商人,繼續前來廣州通商行貿。

    因此,剛剛有幾艘番商的船隻抵達了,雖然隻是就近來自中南半島上南端林邑國的商人,船上運來的也不是什麽貴重舶貨,而是以稻米和木棉布,但是也代表著某種好的開端和起點;就像是那句話所的,“賠錢的買賣沒人做,殺頭的生意有人搶”;在商饒趨利本能之下,就算是之前被殺得人頭滾滾,也依舊不能阻擋他們冒險謀求利益的決心。

    尤其是廣州這個自古以來得獨厚的地理位置,讓任何想要與中國通貿的海外行商勢力,都是無法回避和繞過去的重要中轉和聚散地。

    然後南海縣(今廣東佛山境內),收並整合當地的大鐵場和礦冶;按照規模和成色劃分為若幹大類和用途,統一為義軍製作兵器(公辦)和提供各色農具所用(民營)。因為當地很早就有石炭開采的曆史,又有豐富的林木資源所提供的木炭,而嶺南各地采煉之生鐵,多順江而下匯聚到這裏,所以當地的鐵業生產已經有所初見規模了。

    都是些本身先基礎就是相當深厚和良好,而隻要稍微加以引導就能水到渠成,在短期內最容易見到成效的項目為主。而且因為他是基本從無到有的新創事物,並沒有侵奪和觸動到多少現有的權力格局,所以引起的反彈和異議,也是微乎其微的結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