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30章 等閑平地起波瀾(上(3/3)

作者:貓疲字數:7884更新時間:2019-05-22 22:12:38

    呆在江陵這段時間裏,周淮安的主要工作除了收聚人口圈地屯田和安定地方恢複各方麵生產之外,就是更加深入的整軍練兵了;整軍是為了優化調整義軍內部的組織結構,而發揮出現有條件下最大的戰鬥效能來。

    而練兵的目的則主要太平軍中普遍存在的,各種陣前韌性不足和不耐久戰的問題;在對付那些成色參差不齊的地方土團和普通官軍的時候還不甚明顯,但是一旦對上來自北地征戰多年的,諸如忠武軍、山東軍之類的老牌藩鎮軍隊之後,就顯得相當突出了。

    針對這個狀況,在整體的身體素質通過鍛煉和調養強壯起來之前,隻能暫時用戰術和裝備上的努力改進來彌補了。比如更加配合默契而能夠進行輪替作戰的戰列訓練;如何利用人數上的優勢困住比較精銳的敵人,再以裝備和戰術慢慢將其磨死為主要戰術方向。

    當然了,目前的太平軍名下近六十個營頭,主要還是由矛手、刀排、弓弩基礎三件套構成和日常編製;最多在具體細節上有所微調。比如先登、選鋒和跳蕩序列,所專門配備斧錘槊棒大刀等長柄重兵;

    待到有需要出陣時,再以若幹個營頭編做一陣;搭配上樣子隊或是投火隊,以加強相應的攻堅和破陣能力;或是配屬以騎卒或是車陣,以加強相應的機動應變和野戰防禦能力。

    而他也在新進才乘船巡視完一輪新擴編的部隊。目前最大的變化是新增了一營騎兵;主要來自潭州城外繳獲自官軍李罕之部的河南戰馬,嶽州城內擊敗忠武軍時繳獲的部分輜重、坐騎和裝具,以及荊州城下大敗山東節度使劉巨容麾下的山南騎兵,

    最終得到了兩千六百多匹成色不等的北地戰馬和相關坐騎裝具;其中除掉部分受傷後隻能留下來配對做種的以外,大概有還有一千七百多匹可用;因此除掉部分用作補充戰損的騎卒之外,剩下的得以從軍中挑選相對長於馬術士卒,專編成一個新騎營。

    當然了,無論在那個時代騎兵都是一種日常耗費甚大,維持成本相對較高的技術兵種。而且光有合用的戰馬也不夠,還要有配套的人員和戰術訓練才校因此也不是麽容易掌握和成軍,直到現在才得以訓練和編製完成,就此命名為驃騎營。

    這樣的話加上原來的前一、前二(騎)營,太平軍如今就擁有了三個營的騎卒可用了。雖然一時之間還比不得朝廷方麵那些強鎮、大藩的格局,但也算是一筆相當寶貴的財富和力量了。

    而這騎兵在這江漢平原上可是一個好東西,基本上代表了輻射半徑為方圓兩三百裏之內快速反應的機動能力。再搭配上原有用騾子和驢、駑馬代步,而同樣得到擴編的幾個騎步營,基本上就可以在這大江以南的地方,縱橫馳騁往來而罕有對手了。

    同樣坐在車內等候的七,也開始匯報新近的前沿動態和荊州城內的一些近況,然後才是接下來的日程安排。

    感謝讀者川和索風飛揚的打賞,

    雖然收藏有所增加了,但是這個月的稿費又掉回到了1000以下了,真是心情複雜,還是求訂閱吧,

    (本章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