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23章 嚴秋筋竿勁(中(1/3)

作者:貓疲字數:7100更新時間:2020-09-27 02:56:37

    而在長安城郊不斷發生攻戰的隱約廝殺和隆隆轟鳴聲中,在關內四麵行營都統,河西隴右招討大使,中書令鄭畋的籌劃之下,擁立新一任儲君兼監國人選所召集的大朝議,也在倉促修繕過的延英殿內終於如期召開了。

    頭戴黃玉三梁進賢冠,身穿七旒五章的紫科毳冕,腰配玉裝劍、金龜符、金玉帶的鄭畋;也盛裝打扮而表情肅穆的站在,代表子權柄的空禦座左下首一階之上,眼神犀利而端重的望著每個進得殿內來的文武臣屬。

    隻見那些相繼入朝文臣的朝服胸口和肩臂上,同樣繡有鸞銜長綬、鶴銜靈芝、鵲銜瑞草、雁銜威儀、俊鶻銜花、地黃交枝等名目;而在武官的正裝朝服上則是變成了瑞馬、角獸、熊熹、飛虎等等錦繡紋色。

    如此之多的朱紫青藍的服色,在殿中禦使的唱名和糾風之下,按照尊卑等秩的批次濟濟一堂,正可謂是禽獸滿堂而仙草瑞芝交相輝映。卻又讓居於群臣之上的鄭畋,難免生出些似曾相似的即視感謂來。

    那還是武宗朝的會昌元年(841年)。

    出身滎陽鄭氏宗家大房的鄭畋,因為其父鄭亞曾為宰相李德裕幕僚並深得其器重,而得以門蔭得官為門下給事中。也是他第一次站在這延英殿外階下,與其他門蔭子弟站一起;對著殿內根本看不見的子遙遙禮拜以為陛謝。

    然而待到了來年的會昌二年(84年),他就於以當年科舉的進士及第脫穎而出;入仕為宣武軍節度推官,加秘書省校書郎時,年僅十八歲,也是當年燒尾宴上最年輕的探花郎之一。得以站在延英殿外柱廊下,聽名傳奏。

    待到了會昌六年(846年),他又參加吏部科目選,考中書判拔萃科,被授為渭南縣尉、直史館事,開始了與館閣之中截然不同親民治政的地方生涯。隻是好景不長,當時李德裕一黨逐漸在牛李黨爭中失勢。

    先父鄭亞先後被貶到桂州(治今廣西桂林)、循州(治今廣東梅州);鄭畋兩年任滿不待吏部再試,便南下隨侍於父親左右。此後就再未任官而在家中讀書,足足蹉跎了十年的光景。

    而這十年已經足以讓大多數人,就此磨光了銳氣和進取之心,或是就此對於現實妥協;但是顯然出身名門的鄭畋不在此列,他愈發的專注治學而以為修心和養望。

    待到了鹹通元年(860年),正逢先帝即位,牛黨的白敏中、令狐綯等牛黨宰相相繼去位和外放;他也終於迎來了被召還詔旨,先任河東軍府從事,又被召入朝中擔任虞部員外郎。

    然而,作為與乃父政見不和的同族叔父,也是去位令狐綯等人一黨的尚書右丞鄭薰,堅決反對令他入職尚書省。於是第三次得以站在延英殿外的鄭畋,不得不黯然領受了就此返回河東任上的詔旨。

    直到鹹通五年(864年)鄭薰病退致仕之後,他方得入朝。初任刑部員外郎,不久又升任萬年縣(在今陝西西安,與長安縣共治長安城)縣令,開始了第二次親民治政的生涯。這一任就到了鹹通九年(868年)。

    他因得到宰相劉瞻的舉薦,被改任為戶部郎中、翰林學士,加授知製誥。後又改任中書舍人,次年(869年)即因起草詔書文辭卓異而稱旨,升為戶部侍郎,充任翰林學士承旨。也得以第一次站在了延英殿內的側廊。

    鹹通十一年(870年),唐懿宗因愛女同昌公主病逝,處死負責診治的禦醫韓宗紹等,並收捕他們的親族三百餘人。時任宰相的劉瞻極力進諫,被罷為荊南節度使。當時在延英殿內位列居前的鄭畋,已被視為後任之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