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64、南美矽穀(1/2)

作者:楊門狂少字數:5080更新時間:2020-10-20 17:36:48

    培訓這些哥倫比亞工人,成了工廠最大的事情。

    漸漸地,還是有不少人完全掌握了生產技術,隻要他們能夠生產出來正常的零部件,那就好辦了,組裝的問題,後麵就要輕鬆地多了。

    在這期間,劉大炮又在厄瓜多爾和委內瑞拉也開始辦廠,這兩個地方的工廠,以後會成為哥倫比亞這個廠的零部件加工廠,這樣加強幾個地方的聯係,加強往來。

    經過和兩國的溝通,劉大炮也很快拿到了地皮,現在兩國都想和劉大炮搞好關係,以便日後拿到更多的好處。

    有了地皮,這建廠就很快了,有了哥倫比亞這邊的經驗,劉大炮讓新招募的工人來到哥倫比亞工廠學習,用現成的經驗來教他們,等到他們有了底子,再教,這就快得多了。

    用工人來教工人,這個效率就要高得多了,也不費工資,他們在哥倫比亞的工廠是學徒,學徒的工資不用開得太多就可以了。

    電子廠開啟了一個好頭,劉大炮自然不會隻辦電子廠,其它產業也肯定要跟著搞,這樣,自己才能將利益最大化,如果自己能夠掌控這三個國家的經濟命脈,那就不用擔心以後他們不聽自己的了。

    信息產業就是劉大炮下的第二步棋,南美各國的信息化都很落後,電腦都不多。

    經過一番考察,劉大炮再次確定了信息化產業鏈的地點,這個地方就確定在委哥邊境,到時候,可以帶動兩個國家的發展,更能進一步加速他們之間的融合。

    借鑒美國矽穀的經驗,劉大炮也打算將這兒變成南美的矽穀。

    先把牌子立起來,然後吸引世界科技前來落戶。

    劉大炮可以自己搞的,當然是電腦的生產,配件的生產,網絡的建設,等等。

    邊境地區,更缺房屋建築,一切,都要自己修建。

    劉大炮又投入了一些錢,開始在邊境地區興建房屋建築,這倒是把委哥兩國的領導人都給驚動了,紛紛打電話,詢問劉大炮這工廠到底算哪一邊的,結果,劉大炮也隻能一邊一半了事,到時候的稅收,兩國各收一半。

    這就能夠扯在一起了。

    信息化產業的軟硬件方麵都得抓,技術方麵,劉大炮直接從國內調集技術人才過來。

    現在申城計算機公司的人才那可是井噴,國內都有些人才過剩了,現在劉大炮這邊要人,還正好過來搞事情,在這裏,工資比國內高,誰不想要高工資呢?

    而解決了哥遊擊隊,這裏的安全問題也沒有問題了。

    當大批的華夏人進入這裏,信息化的步伐,開始邁開來了,而且越來越大。

    一開始還是直接運送成品過來,在這裏銷售,但很顯然,運輸成本加上製造成本,無疑會增加銷售成本,原本在華夏賣5000左右的電腦,在這裏就要賣到6000以上,這對經濟落後的南美各國來說,絕對是很難普及開來的。

    所以,劉大炮還是很快就決定在這裏生產電腦及配件。

    南美資源還是挺豐富的,需要的原材料,也並非就沒有,就地取材,也挺便宜,從製造成本上來講,也不高於華夏內地。

    劉大炮和各國的關係,也讓他在資源購買上,占得很多先機,至少說,他們都願意把資源賣給劉大炮。

    這樣一來,整個生產也可以解決了大問題了。

    ......

    南美矽穀的建設,委哥兩國都看在眼裏,自然清楚這裏的威力,因此,兩國也開始有意將很多工廠往這裏搬,狗仗人勢,兵借地勢,兩國很顯然,都想借助劉大炮的力量,把自己國家的產業鏈給搞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