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關於三清的曆史淵源(2/5)

作者:神龍吞惡虎字數:25000更新時間:2019-06-11 16:24:45

    按照這種說法,則是三洞經書,皆由老子所造作。不僅如此,甚至還說:“老君於三皇時說經,世謂之《三墳》之書,久失其傳,兼累世所說經,多藏瓊室瑤台,或秘龍宮海藏,神真保護,世莫得聞,今所傳者,太山一毫芒爾。”4這就是說,三洞之外的眾多經書,也係老子所造。我們知道,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為最終目的,這是一切道派的共同思想,也是道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天師道一係從東漢以來即將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老子與道是一是二、二而一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而作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老子,自然也就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當然也就是道教的最高神靈了。那末,老子一氣化三清之說,也就不言而喻了。但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下又有“老君日:夫三洞寶經,皆三清之上道也,吾昔受之於元始天尊”5的一段話與全文主題不類,應是宋朝上清派昌盛掌權編輯《道藏》時所添改的觀點。魏晉道教有另兩種創世說存在,一種也就是元始天王創世。另一種是太上老君創世,也是被曆代皇帝推崇與說的最多的。不過,唐代四川“三寶窟”開始供奉道教神像。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靈更盛。他不僅被奉為李唐王朝的始祖,幫助[1]平定天下,據稱當武則天篡奪李唐王朝後,又顯靈降世,謂“武後不可革命”,“不得輒立異姓……武後亦終懼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因此,天寶年間,玄宗最後為他上“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尊號。為唐朝第一至高神。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