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361、版權收入(3/5)(2/3)

作者:劍沉黃海字數:9364更新時間:2019-06-30 08:47:00

    這15首歌中,《男兒當自強》隻在盛京軍區的晚會上唱過一次,之後並沒有錄製音源,在任何網站上找不到這首歌,所以自然不會帶來收入。

    這15首歌之外的首是今年才推出的,分別是《零食不能當飯吃》、《ne sul》,以及拍賣給方倩茹的《奇妙能力歌》。

    這次華夏音樂版權協會計算的版權收入是去年下半年的,今年的版權收入要到年中的時候才會統計結算。

    音樂版權收入半年結算一次,由華夏音樂版權協會負責監督、統計、核算、征收,以及結算。當然,前提是版權所有者加入了協會,並且授權,繳納了服務費。

    李想是去年暑假開始在樂壇嶄露頭角,所以上半年沒有任何收入,全部集中在下半年。

    這18首歌都能帶來收入,收入來源五花八門。比如音源網站上的點擊、試聽、下載,這些都能帶來收入,和網站分成,還有比如KV的授權收入,廣播電視播放,商業活動使用等等……

    越火的歌曲,收入越高。

    李想的這18首歌,收入的分成也不一樣。完全由他創作和演唱的歌曲,版權收入由他獨享。

    而比如《故事》,這首歌是陳培忠寫的,版權收入他要分一半,另外一半也不是李想獨得,蘇銳、時數都有份,而且,這一半中的一半是吳雪妃的,因為這首歌是她買下的,李想等人隻是演唱者,所以算下來,李想從這首歌中能得到的收入是:一半中的一半的三分之一。

    《奇妙能力歌》和《故事》類似,隻不過陳培忠換成了李想自己。這首歌雖然賣給了方倩茹,但是以後的版權收入中,李想還能拿到一半,這是持續不斷的,隻要這首歌還有人在聽在用。李想拿一半,剩下的一半才是購買者方倩茹的。

    《盛夏光年》也一樣,這首歌是李想寫給蘇銳等組合的,版權在他手裏,所以收入依然能拿到一半。

    王銀珍的華夏音樂版權協會統計的收入,更準確地是去年《紙短情長》等14首歌的版權收入。

    王銀珍見李想意動,很想讓他猜猜哪一首歌的收入最高,但他是老板,這樣會顯得太隨意,等以後關係更親近了才可以。

    “這是統計賬單。”王銀珍直接把音樂協會送過來的賬單交給李想,“單曲收入最高的是《陽光總在風雨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