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591、不高興,蠻開心(2/2)

作者:劍沉黃海字數:5882更新時間:2019-09-05 09:46:37

    ??放過對錯才知答案??

    ??活著的勇敢??

    ??沒有神的光環??

    ??你我生而平凡??

    ……

    “音樂好低沉。”

    “很悲傷的音樂,這好像是哥哥第一首悲情歌吧。”

    “經曆了曹家愷的事情,這時候高興不起來。”

    “《我不是藥神》到底講什麽的。”

    “宣傳片看不出太多內容,但是預感這是一部催淚片。”

    “有點不敢去看。”

    “哥哥的電影一定要支持啊,多帶幾包紙巾去就好了。”

    “支持家愷哥,我一定要去電影院看。”

    “支持家愷哥。”

    “支持家愷哥。”

    “支持家愷哥。”

    ……

    因為曹家愷的去世,《我不是藥神》成了他人生最後一部電影,這讓喜歡他的人紛紛號召去電影院最後支持曹家愷。他們在他生前沒有給予他溫暖,死後要彌補一點。

    人的一生總是伴隨無數的愧疚。在事情發展的過程中,他們不能給予認同,甚至言行上反對,而當事情已經結束,卻發現自己所作所為是多麽的不應該,於是想方設法去彌補,好讓自己心裏能夠好過一點。

    這是曹家愷去世的頭七。晚上,有好幾萬粉絲自發在盛京的極光廣場上集會,手捧蠟燭為他祈福。李想混在人群裏,為曹家愷稍稍欣慰,有人討厭他,有人恨他,但依然還有很多人愛他。

    誰又能獲得所有人的愛呢。

    可惜,曹家愷無法看到人們為他舉行的盛大祈福集會,也無法看到人們為了彌補對他的愧疚而發誓要去看他的最後一部電影。

    《我不是藥神》發布了兩個宣傳片,力求讓人們能夠管中窺豹,了解到一點電影的劇情,勾起好奇心,但是又不能全告訴。

    總之給大家的印象,這部電影和當今市場上爆紅的主流電影大相徑庭。它走的是悲情的、壓抑的路線,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人們曆來喜歡喜劇而不喜歡悲劇,盡管悲劇更出經典。

    華夏電影市場上,今年有兩部電影大爆,一部走的是喜劇路線,一部走的是強國路線。如果硬要用一個字來概況它們的共同點,那就是“爽”。

    而《我不是藥神》反其道而行,不僅不“爽”,而且很不爽!

    邀請媒體記者和影片人參加的試映會結束後,許多人陰沉著臉,表情沮喪、憐憫,甚至痛苦,都被勾起了心中不愉快的記憶。

    但是呢,這些人回去後,發出來的影評卻是一麵倒的叫好,為導演叫好,為主演叫好,為編劇叫好,尤其表達了對曹家愷的惋惜。這樣一位演技精湛的好演員,竟然因為不堪輿論壓力自殺了,這多麽可惜啊!再看看現在大行其道的鮮肉,不靠演技靠顏值,靠念abd充當台詞,這真是令人沮喪。

    他們不斷發文,大力幫忙宣傳《我不是藥神》,稱這部電影是華夏電影的“良心”。

    接下來的兩,李想加入《我不是藥神》劇組,參加在盛京和京的宣傳活動。

    出乎預料,他們在這兩個地方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前來捧場的粉絲很多很多。

    如果隻是盛京和京,那可能是地域性的影響,但是當劇組走到東北,走到中部和南部,走到西部,所遇到的場景都一樣,現場人山人海,人們很熱情。他們終於知道,市場上的因素發生了變化,現在這部眾的電影受到了很大的關注。

    李想跟著劇組在全國各地走了一輪,回到盛京時,他的新書發布會和新專輯銷量過千萬慶功會也要開始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