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61 賣身契(1/2)

作者:镔鐵字數:4602更新時間:2019-02-25 10:14:17

    半島酒店,萬鑫公司大會現場---

    羅拔臣,歐陽靖,戚萬達等人麵麵相覷,都不太明白宋誌超所說的這個“職業經理人”是個什麽鬼。

    事實上也不怨不得他們。

    現在才1992年,不管是香港,還是美國,還是英國,還是世界其他地方,在商業上根本就沒有引入“職業經理人”這個概念。

    據宋誌超所知,“職業經理人”發源於九十年代中期的美國,差不多是1995年左右才有這個概念,意指那些雖然不是老板,卻擁有經營管理企業的能力,甚至是比老板更善於經營管理企業的人;他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在管理先進的企業裏從事過特定領域和層級的管理工作,擅長於解決企業麵臨的經營管理問題;他們無需創辦自己的公司,而隻需在企業間流動,終身從事管理工作。

    對於宋誌超來說,“職業經理人”這個詞匯可謂印象深刻,記得不錯,那是1999年的時候,他的一位朋友在深圳開辦了一次為期4天的“職業經理人特訓營”,參訓的學員有60多人,宋誌超應邀以半費的價格參加了這次培訓。

    這期訓練營的學員大多來自民營企業,都是一些仰慕職業經理人、並想成為職業經理人的人。這期訓練營有四位授課老師:一位據稱是百事可樂香港地區的原銷售總監,一位是寶潔公司的大區經理,一位據稱是武漢百威啤酒的原市場總監,另一位就是宋誌超的那位朋友---曾在聯合利華的一家區域經銷商的公司當過一年多的執行總經理。那次訓練營講的都是些市場營銷相關的知識,盡管現在看來很是“小兒科”,但當初可謂是市場營銷的金科玉律。

    參加那次訓練營,讓宋誌超畢生難忘是:無論在同學眼中,還是在老師眼中,他這位在國內著名上市公司擔任高管的人,竟然也完全不屬於“職業經理人”的範疇。

    因為在當時,完全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是那些有在跨國公司擔任中高管的經曆、會講散裝英語、“深諳”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之道、外表和內心都超級自信的人……

    大概是因為這次經曆,在此後的十幾年,宋誌超從高級打工仔,搖身一變,成為自主創業的大老板,繼而成就了驚人財富。

    回溯過去一切,猶自曆曆在目。

    宋誌超如今把“職業經理人”這個詞匯提前創作出來,其目的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香港雖然屬於國際大都市,但是家族企業密布,其管理模式大多也是家族模式的,很少會引入外援來做高管,不管是家族的家主,還是繼承人,都高高在上,容不得半點權力丟失。

    這種家族模式的經營方式,在宋誌超看來,前期對於管理和經營是有好處的,可以權力集中,推行各種策略和發展方案,但是隨著企業和集團規模的不斷變大,這種模式就變成了一種“阻礙”。

    試想一下,一個集團一般來說都是多元化投資和發展,就拿李超人家族來說,除了他們李家的“根據地”長江實業之外,未來還包括了地產,百貨,通訊,智能科技等等。倘若李超人不放權,依靠家族模式發展下去,自己掌控地產,讓他兩個兒子一個掌控百貨,一個掌控通訊倒也無可厚非。奈何李家的生意越做越大,這時候單單靠他們父子三人就難以撐起偌大的商業帝國,需要不斷地引入管理人才,這時候“職業經理人”就是最好的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