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79 轟動全港 上(1/2)

作者:镔鐵字數:5124更新時間:2019-07-28 10:50:53

    作為香港最大的報刊媒體之一。

    香港《明報》在香港的銷售量一向名列前茅,最重要的是《明報》刊登的新聞一向以快速真實著稱,因此得到了很多廣大讀者的簇擁。

    今日,《明報》刊登了一則新聞,立馬就在整個香港引發了軒然大波。

    這個新聞的主題就是---香港中華商會投資銀行的成立!

    沒錯,香港就要成立一家新銀行了,並且地址已經選好,就在銅鑼灣太古廣場附近,與其比鄰的則是大名鼎鼎的花旗銀行,以及在香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匯豐銀行。

    一家新銀行成立為什麽會引起軒然大波,原因很簡單,主導這家銀行成立的是香港有名的青年大亨宋誌超,另外,這家銀行掛著中華商會的名頭。

    除此之外,讓大家質疑的是,這銀行能成立起來嗎?

    要知道,作為世界知名的金融中心,香港一向都是很多金融公司還有銀行的“兵家必爭之地”,可是搞到最後,真正存在下去,並且雄霸香港的無非就是那幾家大銀行,花旗匯豐還有還有倒插門進來的中信,由此可見,銀行之間的競爭有多殘酷多激烈,使得很多國際大銀行都不敢貿然進駐,可是現在卻突然冒出來這麽一個新銀行,所有香港人都把這當成了笑話看待。

    在香港,各種新聞最不乏被媒體調侃,此時也不例外。

    首先調侃新銀行的是香港《蘋果日報》---

    “當我們展望未來,引領科技的時候,回過頭忽然發現,幾個做生意的大佬湊在起就能成立一家大銀行,這仿佛讓我回到過去,看到了所謂的錢莊。”

    其次是香港最具有娛樂精神的《星島日報》---

    “華投行的成立似乎在告訴很多人,有錢就可以任性---任性到你可以開一家銀行和花旗,匯豐這些超級大佬一起玩躲貓貓。”

    最直白的還是香港《大公報》---

    “我們從來不懷疑一個新事物的誕生,但是華投行的成立很可能會淪為笑話,因為一家銀行的成立除了要有豐厚的資本之外,還要有強大的號召力---資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百年老店必定要比新開的店鋪更受顧客們信任,這是最淺顯的道理,也是最真實的道理。”

    香港各路媒體眾說紛紜,總之一句話,大家都不看好這家新成立的銀行,感覺有點懸,像小孩子在玩過家家。

    可是緊接著又有消息出爐。

    青年大亨宋誌超拿出30億美金作為華投行的基礎資金,並且以萬鑫國際投資公司的名義進行投資。

    這一下,那些金融評論員們有些坐不住了。

    很明顯,人家這不是在開玩笑,也不是在玩過家家,有誰見過拿出三十億美金玩過家家的。

    更有人相信,青年大亨宋誌超絕對不是隨口說說,人家是要動真格的,真要成立華投行。

    於是問題來了,按照宋誌超所說,這次華投行要招納十位華商大亨作為作為董事會的理事,那麽誰會第一個成為吃螃蟹的人?

    畢竟這是個新事物,前途不明朗,再加上周圍眾人的唱衰,誰敢打這個賭。

    那些喜歡八卦的香港新聞媒體被打臉後,不長記性,又開始新一輪的評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