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9節(1/3)

作者:天空之承字數:7956更新時間:2020-10-21 12:02:03

    目標皆位於連接蘇軍後方與米爾多夫前線的交通要道附近,有的是巴伐利亞小村莊,有的是俯瞰公路的製高點。至於那些對於維持交通線至關重要且受到蘇軍重兵保護的橋梁,德軍傘兵並不打算以弱攻強,而是以迂回方式進行破壞。臨近午夜,四個空降分隊相繼抵達預定區域,他們猶如擅長夜間捕獵的山貓,以非常隱蔽而敏捷的方式靠近獵物,趁其不備發起致命一擊。在德國境內,蘇軍官兵由於隨時可能受到襲擊而保持著高度警惕,但在德軍傘兵們的突襲中,許多人甚至沒來得及拿起自己的武器就成了槍下的亡魂,而戰鬥之順利也充分體現出了這支德軍空降部隊的實力。接受了全麵訓練的德國傘兵們利用繳獲的蘇軍武器彈藥增強了戰鬥火力,並在敵人反擊部隊的必經之路上布設地雷和炸藥。與此同時,攜帶無線電導航裝置的傘兵潛行至橋梁附近,引導己方轟炸機前來實施定點攻擊。

    軟肋遭到襲擊,蘇軍指揮部迅速調集兵力實施反撲,四支德軍傘兵分隊能戰則戰,見當麵之敵過於強大,便一麵破壞交通設施一麵引敵後撤。淩晨3時許,6架搭載X-1型製導炸彈的德國戰機飛抵目標區域,盡管夜戰條件降低了它們的命中率,得益於精益求精的訓練,他們投擲的炸彈有三枚成功命中目標,炸塌、重創橋梁各一座,使得蘇軍交通補給線瞬間趨於停滯。

    當晚,慕尼黑城內的戰鬥迎來了最後的縞潮。近四十萬德軍圍攻部隊從四麵八方發動進攻,十數萬蘇軍部隊據守的西城區籠罩在戰爭的暴風驟雨之中。

    在伊薩爾河以東的一片街區,佩戴著德國陸軍第5輕步兵師袖標的官兵們毅然帶著滿身倦怠與傷痕投入這場至關重要的戰鬥。後方的德國炮兵不斷向空中發射照明彈,殘破不堪的街道從黑暗中顯露出來,一支支以連、排為單位的德軍部隊緊跟著為數不多的裝甲車離開陣地向西推進——直接衝向敵方陣地對人們的精神亦是一種另類的考驗,尤其當裝甲車無意碾過那些一息尚存的蘇軍士兵,撕心裂肺的嚎叫聲令人心悸。

    “注意腳下!保持警惕!”

    經驗豐富的士官們一邊小步快跑,一邊提醒剛剛適應軍旅生涯的青年們。戰場上的屍體橫七豎八,這其中不乏裝死或者被炮彈震暈的蘇軍士兵,但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清理戰場。模糊的視線中,投入反擊的德軍部隊正以一條歪歪扭扭的散兵隊形向著並不明確的目標推進,黑暗中,嘩嘩啦啦的腳步聲聽起來少說也有千人,官兵們身上的水壺、刀鞘、手榴彈等物件相互摩攃,發出特有的悉索聲。接下來是會遭遇到蘇軍有組織的抵抗,還是演變成為一場暢快的擊潰戰,誰心裏也沒有底。正常情況下,步兵們將在遭遇抵抗後放緩腳步甚至直接穩妥地停下來構築新的陣地——它們不需要以標準戰壕的模式出現,如果時間急迫,士兵們甚至來不及挖掘一條可以側著容身的射擊掩體。

    在即將穿過戰場的時候,德軍散兵隊列終於遭到了蘇軍攔截。德什卡重機槍響亮的吼叫聲中,暗紅色的光點在視線中中亂竄,不少德軍官兵應聲倒下,但這些蘇軍機槍並沒能阻擋住德軍的反擊腳步。黑暗中,火光暴露出了這些機槍的準確位置,稍事調整,德軍隊列中的輪式裝甲車便以機槍和機關炮進行逐一清理,而德軍步兵們也不甘示弱,由於戰鬥發生時雙方之間的距離還不到300米,就地射擊的MG-42能夠憑借射速優勢輕而易舉地壓製對方,不等步兵們攜帶的輕型迫擊炮加入戰鬥,蘇軍遺留下來的機槍組就已經被清理殆盡——前沿陣地上的蘇軍官兵幾乎都沒有組織起像樣的抵抗來,在快速行進了十來分鍾之後,跟隨裝甲車輛投入反擊的德軍步兵已經將先前的戰場已經被遠遠拋到了身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