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2章 旱災應對(2/4)

作者:金佶字數:14778更新時間:2019-06-30 12:04:29

    “看在你是我的好朋友份上,隻告訴你長安最近有好東西,我準備去那裏把東西帶回來賣。空跑一趟不是我的原則,現在運糧食到長安,都能夠被封為愛國商人,運糧食去賣,可以方便我批貨回來。

    其實我可以用糧食直接換那批貨,但是我覺得不值當。因為那些糧食,對方隻算原價。”

    “那的確還是賣給商家,然後再拿錢去換產品回來比較好。”聽到這裏,對方點點頭。然而這時候話的人卻突然道:

    “不對,這裏麵肯定有鬼。不定我把糧食用來交換,可以多批一點貨,等到了長安,我一定要看看。”

    “聽長安路上的盜匪,現在都改行搶糧食,你出去要心一點,不要半路被人家搶了。”

    “是啊!會武打的家丁得多帶幾個。大唐就是這裏不好,除了城池安全都沒有保障。除非他認為你是當地人,不打劫你。”

    “有些地方就算是當地人,遭打劫不誤。這樣的盜匪就是不會做生意,遲早一定會被官府打壓的。”

    “那倒是不一定要惹到官方,官府才會打壓,平常沒事,他們也不會招惹官方。”

    範晶晶回到範家莊園之後,有感於自己糧食的不足。這樣他就做不到承諾,讓大家吃飽穿暖。但是長安的糧價實在太高。於是讓她產生了另外一種做法,那就是讓作坊多生產一些新奇的產品,讓外地的商人把糧食運來交換。

    怎麽樣判定是外地的商人呢?

    那就是官方的路引了。

    本地的商人也舍不得把糧食低價販售給他。

    除了原本的圍巾肥皂火柴之外,範晶晶還讓鐵匠工坊,打製了許多各有功能的刀具,最重要的是,他用木製的齒輪,製作了許多好玩的玩具。

    不過所有的玩具隻做了一批的分量三百件。

    範晶晶相信,有了這些齒輪的應用,大唐很多的聰明人應該會把這些應用延伸開來,促進更多的生產事業。

    不過真正能夠賺錢,是琉璃所做的鏡子。

    一片琉璃所做的鏡子,能換到一百石糧食。

    按理範晶晶多做點鏡子,糧食就足夠了,但範晶晶深刻的記得,物以稀為貴,一所販售的鏡子不會超過五麵。

    範晶晶深知好東西不能夠一次出現的道理,她為這次大旱所準備最多的就是鏡子,鼓勵外地的商人把糧食送進城,她深知無利不起早,如果沒有誘因,商人怎麽會把糧食送進長安呢?

    糧食雖然能夠賺一點錢,但是大商人對糧食的運輸是不屑的,交通成本在大堂是無比的昂貴,而這次長安附近關中地區的旱災,範圍有點廣,想從糧食富餘的地方把糧食送進去,最起碼需要走十的距離。

    這種換算還是範晶晶跟孫二郎他們討論過後才計算出來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有李承乾最後的告知。

    雖然都沒有出過長安,但是李承乾最起碼看過一些文件,知道運輸還有情境所需要的時間和距離,再加上他現在已經學會了基本的算術,加減乘除,所以很快的把範晶晶和孫二郎的誤解糾正過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