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5章 該裁軍了(2/2)

作者:安化軍字數:5424更新時間:2020-04-20 03:13:33

    曾公亮進來,拱手道:“太尉,大同府留守耶律宗願已經獻城,王凱占領了大同府。都堂裏文相公帶著中書官員,正等太尉帶我們去議事。”

    杜中宵點了點頭:“好。且等田太尉來。接下來,前線軍隊不可能全部閑下來,除了一些軍隊回京之外,其餘軍隊要盡量搶占易占的地方。我們樞密院裏先商量過了,才好去跟中書商議。”

    曾公亮稱是。不多時,田況進來,三人落座,說起最近的局勢。

    田況道:“幽州之戰時,因為軍情緊急,本朝發傾國之兵。各處軍校皆解散,編成各軍。現在幽州打贏了,一些軍隊需要裁撤,重建軍校。太尉以為,該裁撤多少人馬合適?”

    杜中宵想了想,道:“現在全國禁軍,幽州參戰的五十五萬人,大同府十萬人,河東路五萬人,陝西路五萬人,一共七十萬大軍。契丹敗了,這麽多禁軍確實是過於多了。在我看來,以後河北路沒有了契丹強敵,可能需五萬人駐紮。河東路不再是邊疆,若包括大同府,與陝西路一起有五萬人夠了。河曲路總要五萬人,西域和河西需要五萬人,這就要二十萬大軍了。京城駐軍,以十萬到二十萬為宜。加上其餘的林林總總,四十萬到五十萬禁軍就已經足夠。此次裁撤,除了各軍校之外,總還有十萬人以上要除役。”

    田況點了點頭:“太尉說的是。我原先想的,保持六十萬禁軍,十五萬人入軍校。沒想到,太尉想的人數更少。不過,沒有了契丹強敵,四五十萬禁軍也就夠了。”

    杜中宵道:“整訓過的禁軍與以前不同,是真正能夠野戰的軍團,人數不必過多。與此相對,廂軍的數量應該會比以前多,也是正常。裁撤下來的禁軍,可依其意願,妥善安排就是。”

    隨著經濟發展,宋朝需要的廂軍數量遠多了以前。未發展起來的時候,因為有了蒸汽拖船,拉纖廂軍裁掉,杜中宵依此開展了營田務。現在營田範圍擴展到了兩湖,需要的人數更多。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商業機構,還有運輸軍隊,加上維持地方秩序的,人數不少。

    廂軍除了內地維持秩序的,還有大量參與工商業生產的,不是越少越好。他們中的很多人,直接創造財富,算是官營工商業的一部分,是生產者。

    田況又道:“原來的軍校有三處,重新建立起來,似乎不需要這麽多?”

    杜中宵想了想,道:“河北路的軍校可以裁掉,以後若有必要,條件充分了再建就好。京城的軍校為主,河曲路的軍校位於邊疆,以培養騎兵為主。兩座軍校,配合五十萬左右禁軍,應該就夠了。”

    其實除了這兩處軍校,杜中宵倒是想在南方或者沿海再設一所軍校,培養水軍為主。不過自己一直沒有發展過海軍,現在說起來太過突兀。還是等以後,條件合適了再提不遲。

    收複西域,滅亡黨項,大敗契丹之後,宋朝疆域大大向北拓展,需要大量騎兵。現在的宋朝也不缺馬,需要一所專長於培養騎兵的軍校。以前杜中宵在河曲路的時候,武都軍校培養各種軍官,以後會慢慢改變。有了京城軍校,大部分軍官還是由這裏培養得好。

    隨著禁軍整訓,增加了大量官員,指揮權被分割,實際上軍隊指揮官的權力受到限製,不可能再像從前一樣,可以帶軍隊造反。不過,皇帝怎麽考慮,可難說得很。軍隊的布置,必然會在京城有大規模的機動兵團。所謂內外相製,這一點隻怕不會改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