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6章 血葫蘆的由來(1)(1/2)

作者:韭上非字數:10562更新時間:2019-01-27 18:56:26

    血葫蘆是什麽,沒人知道。

    就連古董圈的大佬秦武楊都不清楚。

    聽著名字,不像什麽好玩意。

    可是看陸雅蘭的神情,又像是很激動一樣。

    胡安民一臉得色,看著陸雅蘭點了點頭,認真的:“真的找到了,花了我大半輩子的精力。”

    “可是,我以為那隻是傳。”陸雅蘭看著地上的青銅古箱,臉上滿是不可思議。

    “你真傻。《黃帝內經》裏的東西,怎麽可能是傳。”

    他這句話的時候,眼神極其溫柔。

    可是聽到‘你真傻’這三個字,秦武楊差點沒跳起來。

    惡不惡心?

    又不是你老婆,什麽傻不傻的。

    再,什麽血葫蘆?

    什麽《黃帝內經》?

    是不是真古董還不定呢,自己堂堂古董圈裏的扛把子,可不能讓自己的媳婦兒這麽輕易就被忽悠了。

    “等會,清楚點,什麽血葫蘆?什麽名堂?”

    一聽秦武楊插嘴,陸雅蘭這才回過神來。

    接著輕聲解釋了一下血葫蘆的來曆。

    二十年前,陸雅蘭和胡安民都是江南醫科大學的學生。

    曾經有一段時間,陸雅蘭瘋狂癡迷《黃帝內經》,尤其是對其中唯一的一篇帶有神秘色彩的治療手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黃帝內經》大家都知道,中華民族的瑰寶。

    這本書從黃老道家的理論出發,建立了華夏中醫學的種種體係。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華夏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和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流傳至今的《黃帝內經》,幾乎所有的治療手段,都是符合邏輯和常識的。

    唯有一篇,其中帶有神秘色彩。

    那就是《黃帝內經-靈樞》篇,第二十二章,講如何治療癲狂病的。

    原文內容是:“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寫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

    翻譯過來,其實很簡單。

    要想治療癲病,先要跟患者居住在一起,觀察其發病過程中的情況和變化,取得豐富的資料。

    在發病的時候,觀察其症狀特點,判斷病邪之所在,並斷定發病時當取何經穴治療。

    當病發的時候,取邪氣最盛的經脈,選適當的穴位以瀉法針刺,並取其血置於一個葫蘆裏。

    下一次這個病人將要發病的時候,這個葫蘆中的血就會動起來。

    如果不動,灸窮骨二十壯,窮骨就是骶骨,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這裏麵講的葫蘆,就是陸雅蘭嘴裏所的血葫蘆。

    那為什麽這個葫蘆會這麽特殊呢?

    在道家來講,人的血液裏,蘊含了人類的精氣神。

    血不足,則精斂氣消神散。

    可是血液一旦離開人體後,其中蘊含的精氣神就會自動逸散,是存留不住的。

    這也是為什麽現代科技社會,人們可以捐血。

    把自己的血抽出去,存儲在低溫冷凍的環境下,需要的時候,還能輸給其他人使用。

    如果血液中的精氣神還在,這種東西是會影響到新的受體的。

    當然,這是以道家的理論,從《黃帝內經》的角度來看待人體血液的,至於是不是真的有精氣神,現代社會也無從考證。

    所以,當初陸雅蘭讀到這篇治療癲狂病的內容時,立刻對文中提到的那個葫蘆產生了懷疑。

    從字麵理解,癲狂者發病時,取其邪氣最盛之處,針刺取血。

    把這種帶著邪氣的暴走之血裝進血葫蘆裏,血液裏的精氣神不會消散,會一直留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