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五章 抵達捺缽(2/2)

作者:北冥老魚字數:4544更新時間:2019-06-30 15:05:58

    遼國的軍製和大宋相差極大,比如遼國是全民皆兵,凡是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都列入兵籍,這也讓遼國可以在短時間內集結大量的兵力,不過這樣一來,每次發生戰爭,都會對遼國的農牧業產生巨大的衝擊,再加上各種的稅賦,更讓貧苦的牧民不堪重負,這也是之前大延琳叛亂的主要原因。

    換句話說,遼國和大宋一樣,國內都已經產生重重的矛盾,如果不進行變革的話,肯定會嚴重影響國力,事實上遼國已經開始走下陡路了,而大宋那邊因為立國晚一些,所以情況比遼國好一點,但也隻是相對的,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範仲淹和王安石的變法了。

    耶律仁先帶著李璋他們從中京的西門出城,然後一路趕往大福河,那裏也是遼國皇帝春季行宮的所在地,總的來說,遼國皇帝的行宮一般以按季節變換,主要是春水、秋山、坐夏和坐冬,現在已經是春天,所以行宮就選在了大福河,距離中京不到三百裏。

    遼國早期的時候,皇帝行宮的地點並不固定,停留的時間也長短不一,但是到了中後期時,行宮的地點就固定下來,一般春天行宮都會在鴨子河,在後世的吉林塔虎城附近,而耶律隆緒這時的行宮地點卻在西邊的大福河,也就是後世的內蒙古呼虎爾河。

    使團帶著大批的禮物,所以速度並不快,當天晚上隻能在野外住了一晚,由此也能看出遼國真的地廣人稀,連距離京城這麽近的地方,竟然都找不到可以入住的城鎮,事實上除了漢人聚集的析津府,遼國的其它地方大都是以遊牧為主,所以百裏無人煙也是很正常的事。

    第二天一早,李璋他們繼續趕路,一路上倒是偶爾能見到一些牧人,不過在他們靠近大福河時,外圍卻出現了許多巡視的宮分軍,所謂宮分軍,也就是皇帝行宮的禁軍,平時行宮的守衛主要都是由他們負責,至於原來大名鼎鼎的遼國皮室軍,現在已經成為地方駐軍,不再負責行宮的安全。

    剛一見到宮分軍,李璋就感覺有些不對勁,因為這些宮分軍的巡視實在太嚴密了,一路上李璋他們遇到了七八隊巡邏的小隊,而且每一隊見到他們都會上前嚴格的盤查,也幸虧耶律仁先身上有太子的令牌,這才使得他們可以順利前行。

    就這樣又向前走了數裏,前麵終於出現一條大河,而在河岸邊,一座氈車為營﹐硬寨為宮的行宮也終於出現在他們眼前,這裏就是遼國皇帝的捺缽,一座行走的皇宮。

    不過就在李璋剛來到這裏,立刻感覺這裏的氣氛不對,整個捺缽之中刀兵林立,來往之人都是麵帶緊張,外圍的軍營中也處處都透著一股肅殺之氣,這讓李璋他們也不由得緊張起來。

    39387/2763235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