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5章 庫峪城的衣食住行.為400月票加更(2/2)

作者:麻煩字數:7834更新時間:2019-05-24 23:13:36

    被流民們稱之為“庫峪服”的服飾,主要是奔著方便實用去的。

    例如說為工匠們設計的“工服”,就以經髒耐磨的亞麻布加工而成,款式跟後世工廠的工作服如出一轍。

    上衣和褲子都縫製有大量的口袋,用來盛納各種隨身物品。

    還用竹製鈕扣取代了係起來麻煩的衣帶,穿戴起來不但簡單舒適,而且幹起活來也方便利索。

    為孫老道率領的[醫聖門]設計的象征性“醫袍”,就是典型的白大褂。

    而為[鼎俎門]設計的“廚服”,同樣是標誌性的白色廚師服、黑色圍裙以及高帽子。

    還有為[神農門]設計的“農服”,則是亞麻原色的土黃色勞作服。

    因為這些衣服都是統一免費發放的關係,所以僅追求實用性,白玉琦暫時還沒有給出時尚性的服飾設計。

    等到楊趙氏率領的[霓裳門]弟子們,用這批不怎麽追求手藝的工作服練好手之後。

    就可以開始考慮成立一家庫峪服裝廠,專門製造各種款式的成衣往外售賣了。

    為了方便織女們幹活,白玉琦甚至還不惜搞出了一件“織門仙器”縫紉機,也就是那種踩踏腳踏板就可以嗒嗒嗒快速縫製衣服的人力機器。

    等[霓裳門]走上正軌,培養出了大量的熟練工。

    白玉琦就打算跟大唐皇帝談一筆來料加工的買賣了,製式生產的馬靴、馬仔服、馬仔褲和防磨絲襪要不要了解一下?

    這是“衣”的部分,“食”和“住”不用細說。

    主要是“行”的部分,除了“要想富,先修路”之外。

    因為庫峪城的麵積不小,而一些生產設施都被建設在了城外,流民們每天上工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所以除了四輪載貨馬車、三輪人力板車這樣的運輸工具之外。

    白玉琦還給[天工門]下達了一批竹製自行車的生產任務,打算給流民工們配上“共享單車”作為交通工具便於上工。

    而白玉琦的[工法匠術]傳授方式也十分簡單粗暴,直接拿竹子塑一個模型扔給他們自行拆卸組裝,自行研究去就是了。

    不過為了讓工匠們能夠更高效的工作,白玉琦除了將各種工具都設計了出來之外,還搞出了“人力車床”這種大殺器。

    也就是在車床旁邊加裝一輛或數輛自行車,讓人蹬著帶動鋸床、磨床、鑽台上的鋸片、砂輪、鑽頭轉動,雖然費勁了一些,可總比他們自己用手工加工來的方便許多。

    經過這麽一段時間的發展,鹽場、竹製品加工廠、成衣服裝廠、竹鼠養殖場,還有礦場、竹材砍伐隊、庫峪運輸隊等等部門,已經徹底將孫老道拐回來的三萬六千多名流民消化完畢。

    除了初期依靠鹽場的食鹽產出采購糧食物資,來支撐起了整個庫峪城的運轉之外,現在基本上流民們都可以依靠著自己的勞動來養活自己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