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78章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2/2)

作者:麻煩字數:4830更新時間:2019-11-14 01:35:22

    而西潦海像一口被拔掉了排水口塞子的浴缸,無論怎麽排水也也不見水位下降,這明灌湧進黑水灣海眼的海水,肯定通過地下從另一個出口又冒了出來。

    如果能弄清這口海眼的出口,沒準能利用起來,打造成一座“地下洋流運輸渠道”。

    也就是從黑水灣這邊把貨物扔進去,然後等著從出水口那邊撈就完事了,既簡單又省事。

    當然,如何能保證貨物在進入地下海後不破損,以及又能準確的從出水口冒出來就是個大課題了,再加上“出水口”在那白玉琦都沒弄明白,所以暫時僅僅隻是個設想而已。

    為流查這一點,白玉琦可沒少往黑水灣裏扔水下型“孢子偵查器”。

    可是這種組成“眼係統”的生化孢子球,一進入地下之後立刻與孢子主腦斷開了聯係。

    至今還沒有任何一顆“孢子偵查器”從海底冒出來,重新跟孢子主腦構成的精神網絡聯係上。

    這明這些“孢子偵查器”要麽還在地下海中遊蕩,沒能找到出口返回地表。

    要麽就是出來之後所在的區域,距離孢子主腦構成的精神網絡太過遙遠,離開了“服務區”。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大荒界的麵積有多大,白玉琦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能有一個直觀的概念。

    甚至連大荒界的“有多高,地有多厚”,都還是個不解之謎。

    以白玉琦所掌握的技術,放飛的人工飛行器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能探測到大荒界大氣厚度的邊際。

    畢竟連三大祖山之一的“壑明浚稽山”海拔就能有20萬米,就更別是大荒界的大氣層以外的空間了。

    不過白玉琦到也不急著研究大荒界的秘密就是了,生化孢子球有自動生長和自動分裂的增殖機製,目前已經覆蓋了整個西陸和東陸地區,正在往北陸三罭擴散。

    相信隨著生化孢子形成的網絡逐漸擴大,總有一分散出去的那些孢子偵查器,總能跟現有的眼網絡搭上線,到時候再慢慢研究就是了。

    不過,在弄明白大荒界的“有多高,地有多厚”這個問題之前。

    並不妨礙白玉琦利用黑水灣特殊的洋流環境,先收獲一些漁業資源。

    因為黑水灣的“朝雲角”,也就是朝雲國所在的那一塊凸出南宛罭的犄角式地形,截流西潦海洋流的關係。

    整個黑水灣的水勢是呈逆時針旋轉的一個巨大漩渦,靠近海岸的位置水位反而較高,越往黑水灣正中央水位越低。

    再加上水勢十分湍急,無論是人畜還是船隻一旦進入黑水灣海域,就會被高速流動的海水帶動著,身不由己的逆時針旋轉起來,最終被卷進黑水灣中央的海眼之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即便是精通水性、善於操舟,具有短時間踏水而行特異能力的朝雲國人,也不敢貿然踏入黑水灣海域,因為一個不慎就會被高速的洋流帶動著越來越遠離海岸,卷進大海中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