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三章 自古帝王皆涼薄(1/2)

作者:風雪寒漠字數:7458更新時間:2019-06-30 03:58:33

    “反了他,給朕這話。”朱怡睿氣得一砸手裏書籍。

    任東流麵色恭敬不敢多,心中卻道,如果這都算反他早反了。

    再,他就算哪根腦筋真不正常,真反了,其實你也拿他沒辦法。

    一個人發泄,沒有人搭台唱戲,朱怡睿發泄一通也累了,重新坐下來道:“現在江南如何?”

    “啟稟陛下,江南水運的力量已經不斷運作,以不二莊為中心,周若眉代替沈若凡的的盟主,指揮若定,整個江南本土的武林人都服她,江湖人殺戮雖不斷,但平民損傷不多,幾日前,海沙幫蓄意傷害平民,還沒過多久,整個海沙幫就被夷為平地,上上下下百來個人頭扔在各大門派門前,各大門派雖然殺戮不息,但都不敢對平民動手。”任東流道。

    “江南在師兄出現之後,其餘人都站在了他的旁邊,好似沒了師兄就會如何,但在師兄出現之前他們哪一個又不是這大明的風雲人物?尤其嫂子,娶妻當娶周若眉。”朱怡睿道。

    任東流表情不變,心中腹誹不斷,都關起來了,不還是稱呼嫂子?

    “任卿,你覺得朕做的是不是太無情了?”朱怡睿忽然反問道。

    “一切自有陛下聖裁,錦衣衛全體都是陛下手中最鋒銳的刀,陛下的旨意就是錦衣衛上下刀鋒所指的方向。”任東流道。

    聽到任東流信誓旦旦的話,朱怡睿心中微微一鬆,“錦衣衛的忠心,朕懂得,此間就你我二人,便一些話吧,朕以子之名立誓,不會害你,更不會傷你家人分毫,你覺得朕做得如何?”

    “既然陛下恕臣無罪,那臣便直,大明近一年來,陛下登基,朝中改革,國庫充盈,收複嶺南,甚至遼東之戰,這一樁樁一件件都不能忽略逍遙王的幫助,陛下既然封他為江湖逍遙王,為何容不下他呢?你該知道王爺他在意的是真正的逍遙。而且陛下威嚴日重,許多話,臣不敢,滿朝文武更不敢,但王爺敢,陛下你要開創前無古人的基業,就需要過人氣魄,一如唐時唐太宗聽魏征之諫,甚至連心愛的鳥兒都悶死在了懷中。”任東流道。

    “任卿,厚古薄今,這是孔子留下來的傳統,但這是人家儒士,你不要學。成堯舜,卻不想想堯舜時候,現在的儒生有幾個不是奴隸?孔子想恢複周禮,那是因為他孔子是沒落貴族,如果他是奴隸出身,你看他會不會什麽周禮不周禮的。至於李世民和魏征,那些文人和諫官最喜歡的比喻,可是魏征最後下場怎樣?李世民親手把魏征的墓碑砸了!這就是所謂‘君臣和’最後的結局。自古帝王皆涼薄,在乎的隻有價值,李世民得位不正,所以一直在演戲,做出種種舉動隻為求名,到了晚年一切都已經上了正軌,他的帝位牢不可破,所以索性不演這出戲了。”朱怡睿一臉不屑道。

    任東流臉色微變,還是道:“陛下,宋時宋仁宗死時,舉國痛呼,百姓自發哀悼,就連敵國遼國百姓都為之哭泣,一聲不一個死字,人所共尊;還有我們大明孝宗,一生隻有一妻。並非皆涼薄。”

    “仁孝?所以宋仁宗連個兒子都沒有,最後皇位生生落在別人手裏。至於孝宗,武宗無子,最後同樣皇位落在了旁係手裏。這就是仁孝的結果。連皇位都不是自己子孫的。”朱怡睿冷聲道。

    任東流一時無言,他到底是動刀的,嘴皮子一般,曆史也不是特別好,隻記得這麽兩個人了。

    “任卿還有話嗎?”朱怡睿道。

    “臣無言,隻是臣和多數大臣們的想法一樣,國家興盛與否,不看國家疆土多大,也不看軍隊多銳,而是百姓是否豐衣足食。仁孝二宗在,百姓安康。若無人勸諫,雄才偉略如秦皇漢武,一晚年癡迷長生不老,一窮兵黷武,晚年下罪己詔。”任東流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